2025全國兩會作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傳遞了哪些最新信息?這些信息又透露了哪些新興產業?
從事這些產業需要學習哪些大學專業呢?一起來看
人工智能+
兩會提到: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相關專業
01
機器人工程
專業介紹:面向工業4.0與智能制造升級需求,聚焦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系統研發,深度融合機械設計、自動控制、人工智能等交叉技術。核心課程涵蓋機器人學、自動控制原理等,培養具備機器人導航算法開發、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專業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分析》、《機械設計基礎》、《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等。
就業方向:
機器人類企業:機器人設計、裝配、調試、改造、技術開發、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應用開發、程序設計、運行管理;
工業類企業:自動控制、設備運行、自動化生產。
02
智能控制技術
專業介紹:針對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發展,重點突破傳感器技術、分布式感知網絡及實時數據傳輸瓶頸。核心課程包括無線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等,培養能研發智能醫療設備、環境監測系統的專業人才。
專業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概論》等。
就業方向:可從事信息感知技術、信息轉換技術、分布式傳感技術、數據采集與前端存儲及處理技術、數據無線傳輸技術、可見光信息傳輸技術、數據與網絡接口技術、專感網與物聯網技術、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技術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工程應用等工作。
03
人工智能
專業介紹:在“AI+”時代背景下,聚焦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技術,推動邊緣計算與終端智能融合。核心課程涵蓋深度學習、智能計算系統等。
專業課程:《人工智能、社會與人文》、《人工智能哲學基礎與倫理》、《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
就業方向: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
04
自動化
專業介紹:以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工廠為核心場景,通過PLC編程、過程控制等課程培養工業自動化系統設計與優化能力。適應新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對高精度控制技術的需求,助力“雙碳”目標下的產業綠色轉型。
專業課程:《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DCS與組態軟件》、《自動控制基礎》、《單片機及接口技術》等。
就業方向: 自動化類企業:自動化工程、自動化設計、軟件工程、自動控制、數據采集;電氣類企業:電力工程、系統運行、電力電子技術、供電技術。
未來產業
兩會提到: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相關專業
01
生物工程
專業介紹:結合合成生物學與基因編輯技術突破,聚焦生物制藥、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培養生物反應器設計、生物分離技術等能力,服務于精準醫療、合成食品等新興產業,響應全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需求 。
專業課程:《生化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普通微生物學》、《動物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
醫藥類企業:生物工程、產品研發、生物制藥、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藥物檢測;
農林類企業:產品培育、植物組培、去病毒技術;食品類企業:發酵工程、轉基因技術。
02
物理學
專業介紹:支撐量子計算、半導體材料等“卡脖子”領域突破,培養凝聚態物理、光電技術等方向的理論與實驗能力。畢業生可參與新能源器件研發、高精度探測設備設計,推動基礎科學向產業轉化。
專業課程:《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粒子物理》、《高等量子力學》等。
就業方向:
技術類企業:光學工程、研發工程、新能源、應用儀器的研制;
政府、科研單位:工程技術、物理科研;教育類企業:物理教師、物理產品教研。
03
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介紹:以芯片國產化和6G通信為驅動,強化集成電路設計、信號處理等核心技術。服務于智能終端、衛星通信等場景,解決電子信息技術“自主可控”難題。
專業課程:《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技術》等。
就業方向:電子技術、工程技術、通信工程、技術引進、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系統設計、生產制造、生產管理。
04
通信工程
專業介紹:圍繞5G/6G網絡部署與空天地一體化通信需求,培養無線傳輸系統設計、網絡協議開發等能力。支撐萬物互聯時代的數據高速傳輸,賦能智慧交通、遠程醫療等場景。
專業課程:《C/C++程序設計》、《模擬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通信原理》等。
就業方向:移 動通信、數據通信、通信技術、 技術開發、通信系統和網絡的開發和調測、設備維護。
銀發經濟
兩會提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相關專業
01
中醫學
專業介紹:在“健康中國”戰略下,傳承中醫辨證施治理論與現代醫學技術結合,培養針灸推拿、中藥制劑等能力。適應慢病管理、亞健康調理等大健康產業需求。
專業課程:《病理解剖學》、《方劑學》、《溫病學》、《醫古文》等。
就業方向:
醫療機構:中醫醫師、醫療養生、針灸推拿;
制藥類企業:中藥研發、中藥制劑。
02
養老服務管理
專業介紹:應對人口老齡化加速趨勢,培養養老機構運營、智慧康養系統設計等能力。課程涵蓋老年心理學、康復護理技術,服務于社區養老、康養旅游等銀發經濟新業態。
專業課程:《管理學》、《社會學》、《養老服務管理》、《公共管理學》、《生命倫理學》、《養老護理基礎》等。
就業方向:可在養老集團的管理部門、老年大學、養老相關職能部門任職;亦可從事旅居養老、養老產品設計研發或養老機構評估等相關的工作。
03
護理學
專業介紹:后疫情時代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需求,培養急重癥護理、傳染病防控等技能。結合AI輔助診斷技術發展,提升社區健康管理與遠程護理服務能力。
專業課程:《醫學倫理》、《生理學》《護理學基》、《藥物治療學》等。
就業方向:
醫療機構:護士、護工;
家政類企業:保健醫師、家庭護士。
04
臨床醫學
專業介紹:面向重大疾病防治與精準醫療發展,通過系統解剖學、基因組學等課程培養全科醫生。結合AI影像診斷、微創手術技術,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
專業課程:《病理解剖學》、《生理學》、《精神病學》、《醫學影像學》等。
就業方向:臨床診斷、手術治療、臨床治療、病理化驗。
聲明:文章綜合整理自高考直通車,轉載請注明完整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