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節。鮮紅美味、柔軟多汁、香氣怡人的草莓受到大眾的喜愛。隨著大棚草莓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能夠通過日常霧施藥肥和霧調溫濕作業,解決草莓綠色植保防護、中量和微量元素肥劑吸收、種植環境溫度濕度調控的技術措施,成為保障草莓產業高產優質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措施。
走進位于西江口的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孵化展示基地,江蘇懷清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空軌高頻離子智霧作業系統正沿著空中軌道進行霧施液劑作業,為慕名而來參觀學習的客商做現場演示。只見精細如煙的霧滴隨著空軌機器人的移動向兩側噴出,均勻覆蓋了10米寬的種植范圍。懷清農業公司董事長萬濤介紹,公司用時5年研發了高頻離子霧技術,利用高頻高壓振蕩電流對霧滴進行二次賦能,使霧滴具備了主動吸附周圍作物所有表面,且不易滑落的能力,實現了對霧滴粒徑大小和覆蓋密度的調控,可用3毫米大孔徑噴頭制造20微米以下的小粒徑霧滴,解決了噴頭易堵塞的問題。融入了江蘇省農科院農業設施與裝備所相關團隊研發的二相流霧化技術后,高頻離子霧流的穿透性和覆蓋范圍又得到了提高。高頻離子霧技術和二相流霧化技術組合成為行業領先的復合型霧化新技術。
據了解,高頻離子智霧作業系統是以復合型霧化新技術為基礎,以帶有標準化安裝、能源、控制和數據接口的通用型輕量化機器人平臺為載體,設計研發的數字化智能霧施藥肥一體化作業系統。其中單體智霧機器人主要用于室外種植環境;分體作業系統主要用于設施大棚種植環境,可根據作業需要選擇分體地面機器人和空軌機器人兩種作業方式。
“作為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入駐企業,懷清農業公司專注于數字化智能農業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通過研發解決農業“根技術”在推廣使用中的“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實現農業“根技術”規模化的推廣應用,達到為農業降本增效的目標。我們研發的智霧作業系統就是根據農業植保防護、植物營養和種植環境等農業根技術對霧施作業要求所研發的一款數字化智能裝備。不僅在浦口區和省內多類種植環境中使用,還在壽光蔬菜種植、長豐草莓種植、大圩葡萄種植、宣城煙葉種植等環境中投入使用。目前,已在省內、陜西、山東、云南、新疆等蔬菜、果品、花卉、食用菌和中藥材種植區開展示范試點推廣。同時,智霧作業系統作為霧施藥肥和霧調溫濕一體化裝備,還參與了林下經濟作物的種植,首個江西撫州6000畝黃精林下種植區項目正在實施中。”萬濤說。
談起在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的發展,萬濤感慨萬千。他坦言,早前公司技術團隊一直從事工業領域的技術和設備研發,轉入農業領域后,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學科問題和客觀難題,如何確定技術和產品研發目標,才能達到高效能的要求,成了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首要難題。在一度找不到發展方向的時候,中心通過組織相關領域農業科學家進行座談指導,協調企業走訪一線技術人員和應用場景,根據懷清農業公司自身特點,明確了做農業根技術的推廣助手,通過幫助更多農業根技術實現成果轉化,為農業降本增效的企業發展方向;樹立了為農業根技術服務、為規模化農業服務、為推動農業AI發展服務的企業價值觀。
萬濤說:“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幫助企業對接農業科研院所、入園的相關領域院士團隊、農業研究院和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農業技術資源。為助力企業更快發展,不斷通過日常接待和專項走訪,為企業帶來了全國的農業需求信息和實際項目對接。對于我們這樣在農業領域沒有成熟渠道的研發企業來說,這些信息非常寶貴,為企業發展開拓了市場渠道和資源。一個個具體實踐,我深刻地感受到南京國家農創中心不僅有研發的硬件基礎,還有各類專家技術資源的軟實力,更有能為企業發展量身定制的幫扶政策和服務體系。希望農業科技創新領域的專業人才和企業,多多關注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共同為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而努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爽 受訪者供圖
通訊員:葉長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