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跟我分享他的苦惱:他很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內容,但是領導真的情緒太不穩(wěn)定了,每天都在糾結要不要離職。
想來也是,如果有兩份同等性質的工作,一份領導很難相處,另一份領導很好溝通,那么工作的體驗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打工人的累,很多時候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情緒和心理上覺得累。
一、職場中,情緒永遠是負資產
@小李:領導情緒不穩(wěn)定,工作度日如年
在市場部工作,部門領導的工作能力很強,入職初期的時候,我還在想她完全有能力去更好的平臺。
接觸多了才發(fā)現(xiàn),她情緒極其不穩(wěn)定,會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或者私事對所有人發(fā)脾氣,每當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對下面匯報的同事言辭中挑刺,大家跟領導的溝通也都是唯唯諾諾的。
本來想能跟著一位能力很強的領導,提升業(yè)務能力,可是現(xiàn)狀是:有時候團隊都會被她壞情緒影響,上班別說擁有好心情了,平常心都很難擁有。
@小淮:領導的評價不是工作的意義
初入職場的時候,遇到的領導是那種會將情緒表現(xiàn)在臉上的類型,每次在工作匯報的時候發(fā)現(xiàn)領導情緒不對,我就會時后復盤很久。
內耗的時間長了,自然就越來越抗拒上班,后面看到這樣的一句話:減少上班內耗的有效方法,要學會無視領導的情緒。
在后面一段時間的工作中,有意識地觀察了一段時間,領導也不是針對自己,他對誰都這樣,在工作中,根本不需要想那么多,領導情緒太多了,其實都只是想表達他的需求而已。
有些職場人,會領導的情緒當成自己上班的“晴雨表”。因為領導的一句表揚可以開心一整天,因為領導的一句批評而失落不已。
但其實,領導的評價從來不是工作的意義,領導的情緒是他自己的事情,只有被其情緒影響才會成為你的問題。為別人的情緒買單,是在給自己添堵。
二、如何降低情緒成本,可以做的三件事
人都是有情緒的生物,悲傷,生氣都是我們的正常情緒,但是應該如何降低自己的情緒成本,不讓其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呢?可以參考以下三點內容:
1.善用“六秒鐘”法則
心理學上有一個控制情緒的“六秒鐘法則”:當人遇到憤怒的事情,需要等待六秒鐘再做決定,避免被情緒影響判斷。
1.覺察情緒:在心里告訴自己,不要發(fā)火;
2.暫停行動:停止任何語言或者行為反應,避免即時爆發(fā);
3.轉移注意力:通通從1數(shù)到6或者在回想6中特定的事物,轉移注意力
人們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沖動行為,通過刻意延遲6秒,從而減少因情緒失控帶來的負面影響,并給自己想做的事情爭取時間。
2.學會課題分離
知名經紀人楊天真曾說過:“你做好自己的事,領導按時發(fā)你工資,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閉環(huán)”。
職場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情緒化的領導,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是我們可以隔離別人的負面情緒,不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
學會對領導的情緒保持“鈍感力”,不為領導的夸獎沾沾自喜,不為領導的批評而失落內耗。
在心里告訴自己,別人將情緒帶入到工作,那是別人的問題;只有當別人的情緒影響到自己,才會成為自己的問題。
3.專注自己的工作
看過這樣一段經歷:網(wǎng)友分享:自己是個很要強的人,跟領導起了爭執(zhí),都是選擇硬扛回去。
后面有長輩提醒應該多看工作的成果,他才意識到,自己一直把自我成長的時間,浪費在了回應領導的情緒上,而忽略了工作本身。
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后,他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自己的工作上,領導罵得有道理,就虛心接受,沒有道理,就當在罵別人。
常言道:事在人先。你將來能有什么樣的發(fā)展,與現(xiàn)在將時間花在什么地方密切相關。
無視領導情緒,專注具體事務,不做別人的“情緒垃圾桶”,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與大家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