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電子簽高利貸“砍頭息”的現(xiàn)象。那么,目前銀行信用消費貸款申請便捷,利率低到2.8%,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去借砍頭息呢?
一、315曝光電子簽約高利貸“砍頭息”的現(xiàn)象
據(jù)315晚會曝光,借貸寶、人人信等電子簽平臺上,放款人通過假賬號規(guī)避法律風險,實際交易不在平臺進行,借款者遭遇高利貸和暴力催收后因無法獲取放款人真實身份信息難以起訴。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
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因急需資金周轉(zhuǎn),分別在借貸寶和人人信平臺上按照放款人要求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
洪先生在借貸寶平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zhuǎn)賬,平臺欠條上卻登記為5000元,7天需額外還1500元利息,年化利率高達2234.69%。王女士在人人信平臺借30000元,到賬14000元,扣除16000元作為利息,年化利率達5959.18%。
這些電子簽平臺雖有“欠條借條”功能,且列有“法院認可”等服務(wù),平臺可選最高利率也在合法區(qū)間,但實際交易不在平臺進行,平臺對實際放款金額不審核,放款、收款由雙方自由選擇支付平臺完成,也不要求上傳交易憑證。借貸寶平臺還會向借款人收取“出證費”,若辦理展期則收取展期費,欠條逾期還有逾期費。
此外,人人信平臺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稱,平臺上很多放款方通過做假賬號規(guī)避法律風險,用去世人的信息或找老人、殘疾人等做賬號,使“實名認證”成擺設(shè),即使被起訴,平臺給出的放款人資料也無法查證。這樣一來,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臺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手續(xù)費,出問題時雙方都不用擔責任。借款者遭遇高利貸和暴力催收后,因不清楚放款人真實身份信息,難以通過法律途徑起訴維權(quán)。
這樣的高利貸砍頭息看了讓人心痛,借款人本來就面臨資金短缺,急需用錢,而通過砍頭息申請高利貸,拿到手上的錢少了許多,卻要還上更多的錢。這的確讓人看了很氣憤,也替借款人心痛。
二、一些人不去申請銀行消費貸,而去借高利貸的原因
現(xiàn)在,銀行消費貸款利率很低,普遍低到3%左右,最低的還可能達到2.65%,申請的門檻也相對較低,有繳存公積金一般就會有相應的授信額度,但仍有不少人會去借高利貸。這是為什么呢?分析來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貸款條件限制,申請不了銀行貸款。部分人信用記錄不佳或收入不穩(wěn)定,無法滿足銀行貸款要求。比如一些自由職業(yè)者、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收入不固定,也沒有繳存公積金,銀行可能拒絕為其提供貸款,而高利貸對這些方面審核寬松。
2.急需資金,等待不了銀行放款。一些人在突發(fā)緊急情況時,如家人突發(fā)重病、遭遇意外事故需立即支付高額費用,銀行貸款盡管是線上申請,手續(xù)也比之前更為便捷,但實際放款也沒有那么快,無法及時滿足資金需求。而高利貸只需提供簡單個人信息,放款速度快,能解燃眉之急。
3.金融知識匱乏,受非法中介誤導。高利貸往往通過網(wǎng)絡(luò)平臺、街頭小廣告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甚至主動聯(lián)系潛在借款人。有些人缺乏基本金融知識,不了解銀行貸款政策和申請流程,也不清楚高利貸的風險,容易受高利貸者虛假宣傳誘導,在不了解后果的情況下借下高利貸。另外,一些非法中介謊稱與銀行有關(guān)系,能幫不符合條件的人辦理貸款,實則引導他們借高利貸,從中收取高額手續(xù)費,借款人因急于貸款而受騙。
可見,目前普惠金融的力度還不夠大,還有許多普通群體在銀行普惠金融營銷的范圍之外;銀行普惠貸款,供需也不平衡,需要資金的人貸不到款,不需要資金的人頻頻遭銀行營銷騷擾。因此,目前,銀行的普惠金融業(yè)務(wù)給人民的獲得感還不夠,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