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開波
昨晚上,同學給我發(fā)了一張舊照片,讓我看看認識哪幾個人。不成想給了我一個驚喜,居然是初中的幾位老師和我們校團支委的合影照。前排中間是校長陳登學,他右手邊是崔順成,李伯學兩位老師,左手邊是沈行平和陳懷金兩位老師,后排中間個頭高的是忠義,右手邊是張波和吳凡同學,左手邊是周高清、崔順根同學和我。一下子,這張照片把當年在勇敢中學團支部任支委的時情形浮現(xiàn)在腦海,電影般播放了一遍又一遍。
我在勇敢中學讀書,學校領(lǐng)導(dǎo)、老師給我創(chuàng)造好機會,校黨團組織培養(yǎng)教育我,共青團支委崗位也鍛煉了我。我從小學五年級時入團,加上初中二年級因胳膊摔斷休學前前后后2年,直到初中畢業(yè)我在勇敢中學共青團及支委整整5年。當時,團支委的成員隨著初三畢業(yè)班學生的離去,不斷在注入新鮮血液,可我,那幾年一直在。照片是1986年夏照的,那時的幾個支委已全在一個班。我們是校團支部班子成員,又都是班干部。我與支委成員忠義,吳凡,張波,高清、順根幾位同學共學共事,他們學習主動性比我好,但我做團的工作比他們走心,工作學習生活都很愉快。當時,班主任老師稱我是“蠶寶寶”,“吃了睡吃,睡了吃,關(guān)鍵時刻能吐絲。”不過,到現(xiàn)在我也沒能吐一根絲來,但在勇敢中學的這段青春記憶,至今仍然猶新。
記得1982年,我在勇敢中學5年級讀書時剛滿12歲,由于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李相松老師推介我加入中國共青團組織,成為了一名少年團員。隨后,學校培養(yǎng)我擔任學校學生團支部宣傳委員至初中畢業(yè)。那時候,在學校領(lǐng)導(dǎo)和班主任老師的指導(dǎo)下,我工作主動,積極發(fā)動少年兒童學習黨團知識、向團組織靠攏,開展政治學習和宣傳工作,比如做好人好事、時政問答、辦黑板報等各種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還把學校的溫暖和關(guān)懷,通過宣傳途徑傳遞給每位青少年學生。特別是1985年5月份,宣傳老山前線參戰(zhàn)的本鄉(xiāng)勇士們的英勇事跡,曾深深感動著師生和眾鄉(xiāng)親們。在中學時代開展團的活動,一樁樁、一件件事,無論大小我都竭盡全力,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有些具體的事情,細節(jié)現(xiàn)在記得不是那么清晰了,但當時團支部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學校師生的認同和贊揚。時光如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回憶仍是那么美好!
席慕蓉詩詞里有這樣一句: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是呀!近四十年了,四十年前的青少年,如今已是年過半百的華發(fā)之人。我們曾在共青團工作過的同學,有的畢業(yè)后就再未相見,卻難忘懷。有的電話或微信保持聯(lián)系,那個青春時光的人和事,己在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此時此刻,看到那時的照片,我心里唯愿老師和同學們都生活美好,身體康健,事事順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