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夢想與文化傳播的雙向奔赴
——簡評散文集《女媧山靈》
文/王仁菊
秦風楚韻平利,故人故事新篇。
這是我在通讀陳旬利先生《女媧山靈》一書后的粗淺印象。曾以女媧故里引以為傲的平利縣,在早年的撤鄉并鎮中不知因何緣由,未曾保留“女媧山”這一歷史深遠的行政區劃名,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曾作為縣城通往市區的必經之道,女媧山盤道、女媧山廟、女媧山太子墳、女媧山雷達站,女媧山云?;ê#嵌嗌偻鶃碚呓蚪驑返赖穆猛撅L光。隨著公路改道,地域規劃調整,女媧山文化及自然風光一定程度上淡出了人們視野,所幸文化的滲透性如化雨春風,聲息輕靈卻潤化有功。陳旬利先生祖籍旬陽,卻也算得生于斯長于斯的平利人,這部著作以《女媧山靈》命名,猜想既是個人情懷,亦有為地方背書的高志雅意吧?
《女媧山靈》全書共七輯,分別為時光穿越、故里風景、草木性靈、燦爛星空、女媧鄉親、客在旅途、流年書簽。各輯之間看似相對獨立,實則古今相通,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內容涉足廣泛,地域歷史,燦爛文化,錦繡山河,人情世相,時代風貌無不囊括。寫作語言風格多樣,時而古樸厚重,時而清麗雅致,時而鮮活靈動,且語境轉換自如,宛若流風之回雪,舒展而流暢。表述方式亦靈活多變,古今觀照、虛實對應與沉浸式表達等手法幾乎貫穿始終,既給了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又完美呈現了鮮活畫面,使得文章富有文化底蘊又有極強的在場感。因而無論落筆何處,總是寫意與寫真交織纏綿,讀來如史似記,又如詩似樂。
當然,這是粗略印象。若靜下心來,沉浸于該書的各輯各篇,細細品鑒,會有一種更真切的閱讀體驗和情感代入。無論是順著時空流向或作家的足跡,都會令人在這方熱土的厚重歷史、秀逸風光和煙火神韻里駐足而神往!
首輯開篇《回望女媧》以“華胥生男為伏羲,生女為女媧”引入正文,把華夏始祖創世之脈絡由生命之源引入泱泱漢水,再翩然過渡至秦巴深處的平利。這種虛實結合的敘述手法,使得故事鮮活生動,出處亦有跡可循。讀來妙趣橫生,又令人很是信服。女媧故里的神秘面紗由此揭開,女媧山便不僅是一處自然景觀或神話遺跡,更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記憶與文化底蘊的精神象征。拋磚而后引玉,后幾篇的筆觸自然轉入遺跡傳承,作家在對太子遺跡、藥府古道、八仙境界、洛河側影、武當情緣、車廂峽遺址、關埡子楚長城的追思與回望中,一次次把人文故事與錦繡山河于虛實轉換間徐徐鋪陳開來,筆飽墨酣,史實輝映,動靜相宜,女媧故里的輪廓神韻于字里行間勾勒得筋骨分明,氣韻生動。
第二至五輯是全書最輕靈的地方。作家走到哪兒寫到哪兒,看到哪兒寫到哪兒,想到哪兒寫到哪兒。高山草原,關外風景,化龍山靈,嵐河雄歌……哪一處都有好景致,哪一處都有歲月的芬芳,哪一處也都有可親可愛的人。如作家在《化龍山小站》一文寫道:“月亮不知是什么時候,從山巒上露出了身子,所有人都被吸引了過去。一時間,現代科技衍生的手機成了主角,大家都去捕捉月之皎潔美好的形態。山巒,樹木,小院……不同人的手法,無法統計可拍攝多少不同形態、不同顏色的月亮,而不同人的思維,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緒,又能衍生多少具有情感色彩、情感構圖的月亮呢?而所有人,在記憶中拼命地尋找少兒時每顆星星的定位,生命中那些伴隨著遐想思緒的兒歌童謠,許多夏秋夜的片段,就在這一夜復活……”又如作家在《藥婦故道》中寫道:“在我的腦海里卻總是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個面容清秀姣好的村婦,身著藍色碎花對襟的粗布褂,頭戴淺藍色方格布帕,身背滿是草藥的竹背簍,像是山中的百合,谷中的幽蘭,仙女般的從溝中一個個魚貫而出……”這種不用苦心經營,也未刻意追求曼妙深刻的文章,情感細膩,自然寫真,淡泊通達,如山野的清風,如汩汩的流泉,如祖母的老故事般,任是聽雨閑讀,秉燭夜話,或打發午后閑暇時光,都是難得的芳鄰益友。沉浸在這樣的文字里,你能把歷史傳承、人物山水分割開來解讀嗎?不能,因為在作家的視野里他們本就是一體的。
最后兩輯重在鄉音鄉情,以及作家對人生來處的深情回眸和對未來前景的無限暢想,而最終落筆于文學的現實意義或者說時代使命。這兩輯中無論對歲月的追憶,對時代變遷的感懷,對美好遇見的銘記,抑或是對未來前景的描摹擘畫,都基于作家對文學的熱愛和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就如作家在后記中所言,這是一本為愛而寫的著作。
當代社會,文學與地域發展的高度融合與影響早已深入人心。如沈從文的湘西行記讓鳳凰古城成為無數人心中的詩意棲居地,葉廣芩筆下的《青木川》使得邊陲小鎮一躍成為歷史文化名鎮,李娟的《阿勒泰》讓那片廣袤遼遠的北疆風光和人文魅力走進大眾視野。這些優質文學作品的傳播不僅塑造提升了地域文化形象,更成為推動地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深層剖析《女媧山靈》,你會發現,它不僅是一部實現個人文學夢想的散文集,是作家躬耕不輟為山河故人深情立傳的佳作,更是一部關于夢想、情感與地域文化的交響樂章。全書將平利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與自然風光細細道來,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這片土地,感受它的溫度與脈搏。這種將個人情感與地域文化融為一體的書寫,是作家抒發個人情懷與深度解讀地方歷史、傳播地域文化、展現平利風采的一場雙向奔赴。從更廣泛意義上看,《女媧山靈》是作家對第二故鄉的一份深情獻禮,既為地方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啟示,也必將為平利區域發展貢獻文學力量。
【作者簡介】
王仁菊,陜西平利人。愛好文學、朗誦和戶外運動。近兩年開始寫一些文字,散刊于《安康日報》《西安日報》《山花》《陜西散文年選》和新媒體。
?王仁菊的作品集
==入駐作者==
劉 云 | | | | |
持續更新...... (排名不分先后)
主辦|遙望五峰文化傳媒工作室
郵箱|akwt@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