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長河中,青春無疑是最絢爛多彩的篇章。它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畫卷,等待著我們用勇氣、激情與夢想去填充。而“不瘋狂,妄少年”這一命題,仿佛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青年心中的熱血與不羈。那么,青春究竟該不該瘋狂?不瘋狂,是否真的枉為少年?讓我們在這場充滿激情與理性的辯論中,共同探尋青春的真諦。
01
Grace:正方
一生反骨的人無論歲數多大,都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活,最近在路上看到特別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中年人也有做特別出格的事情,例如紋身,不僅僅只是身體紋身,還有凸顯臉部的紋身,我覺得太酷了!
反觀自己,很多時候會被年齡束縛了自己,明明有些事情很想做,但是會覺得年齡大了算了不做了,人只活這一輩子,也就2萬多天,不要被自己年齡束縛了!現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的時候我特別想要染金毛,我就去染了,當時是讀大二的時候!目前特別想去打耳洞,但是真的怕疼,我也在努力說服自己,要去打!
一切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都盡量去做,不要在乎旁人的眼光。
02
June:反方
年少時,常因荷爾蒙作祟,做出些出格之事。那時懵懂無知,旺盛精力無處安放,便通過這些“出格”去宣泄、去表達。其實,這再正常不過。若少年皆暮氣沉沉,社會便缺了活力與朝氣。
如今,時過境遷,我已不再年輕。年齡增長,想法隨之改變。往昔的沖動與叛逆逐漸褪去,不再有做出格之事的念頭,也沒有去表現的欲望。現在的我,深知平淡是真。只愿踏踏實實地工作,簡簡單單地生活,在平凡日常里,感受生活的平淡與美好,享受歲月的寧靜。
03
Esther:正方
每個人對“出格”的定義和理解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出格”的標準,但“出格”似乎是青春的特權。對學生來說,似乎做什么都是出格的,包括紋身、染頭發、早戀等等…學生時候有的是意氣和勇氣,去接受社會和眾人的批判。
等到出社會了,我們就得“從眾”,不然會顯得很另類。出社會才明白,想要頂住他人的流言蜚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染很粉的頭發、不結婚、同性戀…放哪一件事或許都是出格的,做這些之前都需要做好承受所有人責難的準備,我們已經被磨去當初的“勇氣”了。現在的我或許會很難做出出格的事,但誰知道未來呢?或許當我老了、快沒頭發了,到孤身一人的地步了,也會染個彩虹頭,做引人注目的“異類”。
04
Jason:反方
年輕的時候,總是有些大膽的想法,什么打耳洞、紋身、蹦迪什么的,瘋狂的舉動伴隨著年輕的心腎上腺激素飆升,但那些出格的事做完之后,隨著閱歷的增加更多是后悔,后悔如何掩蓋過去這些愚蠢行為。
之前看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小伙子把自己全臉紋身成了骷髏頭,感覺這樣非常酷,可是后面連工作都沒辦法找,出去得到的回應就是嚇人,一直以后只能天天戴著厚厚的口罩度日。一時覺得很酷,后面悔恨終生。
所以有時候,人真的不能太出格,好好生活,早睡早起,堅持鍛煉,你會發現這些事情真的能做到的,才是真正的狠人,真正的酷,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熱愛生活。
■ 編輯排版|Bettie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