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地平線上市后首份財報發布,不出所料成績十分亮眼。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地平線全年營收23.84億元,同比增長53.6%;毛利潤18.41億元,同比增長68.3%。
截至2024年年底,地平線在中國OEM高級輔助駕駛市場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40%,在獨立第三方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領先位置進一步鞏固。
2024年中國乘用車的智能駕駛裝配率達到了65%以上,而2024年度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47.6%,意味著在中國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都在加速向智能化轉型。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汽車智能化發展報告(2024)智駕篇》報告指出,高階智駕已經邁過“嘗鮮期”,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萬-20萬元的主流價格區間普及。《報告》預計,到2025年年底乘用車NOA滲透率將達到20%,與2024年上半年相比提升近一倍。
2025年被視為智能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的關鍵轉折點,智駕平權趨勢愈發凸顯。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
可以說,憑借這份財報,地平線已經向行業宣告,要實現智駕平權,地平線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
用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的話說,地平線已經成為智駕平權的“最大公約數”。
此外,余凱還表示,地平線的ADAS和AD解決方案,配合征程6系列處理硬件,今年將實現高速NOA級智能駕駛在10萬元價格帶的普及,同時隨著智駕平權的不斷演進,未來能看到更高階的城區NOA級別的智能駕駛在20萬元售價的車型的價格帶落地。
01
高增長、高毛利、高交付,成績亮眼
除了營收增長穩定,地平線的毛利和毛利率增長也很穩定。
地平線財報成績亮眼
地平線的毛利由2021年的人民幣3.31億元增至2022年的6.2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23年的10.94億,2024年已經達到18.41億元,毛利率分別達到70.9%、69.3%、70.5%,以及77.3%,維持較高水平,使得地平線調整后的經營虧損縮窄了1.9億元。
具體分業務來看,地平線汽車解決方案仍然是絕對大頭,營收占比為97%,總收入23.12億元,同比增長57.2%。其中,產品解決方案業務收入6.64億元,同比增長31.2%;授權及服務業務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70.9%;非汽車業務收入7185萬元,占比3%。
地平線各項業務營收情況
這樣的營收得益于市場交付量的持續增長:2024年,地平線商業化量產規模加速擴大,產品解決方案交付量刷新紀錄,全年約290萬套,累計交付約770萬套,增量迅猛;全年定點超100款車型,累計定點超310款車型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監測數據,2024年1-12月中國市場自主品牌乘用車智駕計算方案市場中,地平線憑借低、中、高全階計算方案的產品布局以33.97%的市場份額穩居市場第一。根據粗略估計,當前市場“每三臺智駕車就有一臺使用地平線”。
這樣的成績必然得到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的認可。
2025年3月10日,地平線正式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預計到今年5月底,地平線將成為港股通可投資標的,這無疑將進一步吸引投資者的目光,有望顯著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與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調整后,地平線成為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里,唯一專注智駕科技研發的投資標的。恒生科技旨在反映香港市場中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躍的科技上市公司表現。地平線被納入其中,顯然標志著資本市場對其技術實力、市場地位及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
去年10月地平線登陸港股
這一獨特地位也得到了頂級投行們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高盛表示,地平線獲納入恒生科技指數,預計有助于進一步估值重評,因此將目標價由7.9港元上調至11.77港元,并給予“買入”評級。花旗則上調了地平線今明兩年的銷售量預測25%,目標價由6港元升至12.3港元,并開啟90日上行催化觀察。
02
憑借軟硬一體“護城河”,滿足車企全需求
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多成績,主要得益于地平線的技術優勢。這不僅體現在單一技術突破上,更是通過軟硬結合的全棧能力、量產工程化經驗、開放生態模式,構建起支撐智駕平權落地的核心壁壘。
作為中國首個提出并踐行軟硬結合技術路徑的智駕科技公司,其軟硬結合的技術理念使得地平線能夠提供從芯片硬件到軟件算法的全棧解決方案。
同時,地平線從硬到軟的全棧自助服務且可提供白盒,對于主機廠而言既能得到功能落地的兜底又能通過白盒進行自主研發,完美匹配大部分主機廠的核心需求,可以更好地滿足車企對于智能駕駛系統高性能和高性價比的需求,也是地平線構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所在。
地平線征程6系列具有多重優勢
硬件層面,以征程6系列芯片為代表,地平線構建起“硬”實力。
該系列芯片覆蓋從10TOPS到560TOPS的全算力范圍,能夠滿足從基礎的高級輔助駕駛到高階智能駕駛的多樣化需求。征程6系列還具備高集成度,將CPU、BPU、MCU和GPU四芯合一,能夠完成全棧計算任務,以此有效降低系統成本。此外,征程6系列芯片的靈活性使其能夠支持不同車企的定制化需求,進一步推動智駕技術的普及。
截至目前,征程6系列已經幫助比亞迪、長安、吉利、奇瑞、廣汽車企實現高速NOA級別的智駕技術以及以上的技術。同時,和大眾、博世等海外巨頭深度合作,后續放量空間很大。
余凱透露,今年地平線在中國OEM高級輔助駕駛市場占據的市場份額有望超過50%。今年一半甚至以上的出貨量都是征程6。
算法和軟件方面,地平線也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其推出的Horizon SuperDrive(HSD)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基于領先的軟硬結合技術,能夠實現無圖架構下的全天候全域零接管能力,突破了地理圍欄限制。
此外,地平線還提供了包括算法開發工具鏈“地平線天工開物”、高階自動駕駛嵌入式中間件“地平線踏歌”等在內的技術棧,支持客戶快速開發和迭代智能駕駛應用。
地平線高階智駕方案將于今年3季度量產
據地平線透露,HSD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首款量產合作車型交付。
為了能在技術上持續保持領先,地平線對技術方面極為重視,每年以數十億元的研發投入,構筑技術護城河。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地平線的研發開支為人民幣31.56億元,同比增加33.4%,但研發支出占總收入的比重逐步收窄,已形成“技術研發-產品量產-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環。目前地平線研發人員占總員工70%以上,核心成員曾20多次在各項國際競賽中獲得全球第一。
03
落地超300款車型,智駕賽道“幕后英雄”
2024年成績斐然,2025年地平線還在尋求繼續突破。
目前,地平線與超40家車企合作超300款車型,已有170+款量產上市車型,服務超500萬位車主的智慧出行體驗。
地平線已經牽手超40家車企
隨著征程6系列在2025年量產交付,地平線智駕方案累積出貨量也將在2025年正式跨越1000萬量產大關,將成為國內首個突破千萬級量產的智駕科技品牌
自今年起,已經可以統計的是:
比亞迪預計銷量規模最大的“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系統搭載地平線征程6系列,將在第二代元Plus、秦L(參數丨圖片) EV、海豹05 DM-i等爆款車型落地;
吉利“千里浩瀚”智駕系統中主推的H3檔,也將搭載地平線征程6M;
奇瑞最新發布的獵鷹智駕系統中的主力獵鷹500,也將采用地平線征程6E和征程6M;
理想新一代AD Pro智駕系統將從征程5升級至征程6M;
長安天樞智駕計劃及深藍自主研發的DEEPAL AD Pro采用地平線征程3,未來也將采用地平線征程6;
廣汽此前已宣布首發合作征程6,其發布的“星靈智行”未來也將采用征程6方案。
地平線征程6系列量產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
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如此多訂單,除了產品、技術過硬,地平線的高度靈活、可拓展的量產合作模式,也是贏得客戶青睞的重要原因
從IP開放授權到智駕解決方案交付,地平線能夠為客戶提供全鏈路的量產開發支持與平臺化服務。
地平線的產品包含全棧方案以及其中的算法、軟件、開發工具和處理硬件,且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獨立實現商業化,車企可“按需取用”,有效降低了車企研發成本與周期。
目前,博世、大陸、四維圖新、福瑞泰克、輕舟智航、鑒智機器人、易航智能等多家行業頭部軟硬件合作伙伴已基于征程6系列開發差異化的智駕解決方案,并斬獲多家頭部主機廠客戶的量產定點。
在國際合作方面,余凱表示,目前地平線和德國大陸集團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也與德國博世也達成了深度合作的伙伴關系。“作為中國車企的首選合作伙伴也一定會隨著中國車企的產品出海。”
可以說,地平線憑借其軟硬結合的全棧技術能力、高性能且靈活的芯片解決方案、先進的算法與軟件平臺、成本控制與量產能力、廣泛的合作伙伴與市場認可、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前瞻性布局以及推動智駕平權的商業模式,在智駕平權趨勢中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優勢。
地平線有望從“中國第一”邁向“全球標桿”,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核心賦能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