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杜一用
不久前,廈門主官崔永輝帶隊出訪新加坡和日本,化身“城市推銷員”,向知名跨國公司和投資貿易機構推介廈門的營商環境。投資不是拍腦袋工程,需要有一個實地考察到項目落地的過程,但廈門團此次海外行還是達成了系列合作共識,促成了一批項目簽約。
必須得承認,正是由于“城市推銷員”善于挖掘廈門賣點,才取得了此次出訪的實質性成果。
對廈門來說,“營商環境”確實是拿得出手。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前列,六年在福建九地市中排名第一,18項指標全部進入全國標桿,29項營商環境“廈門經驗”和“廈門方案”在全國復制推廣。
在廈門的企業主們都能感覺到營商環境的明顯變化。以前開公司,光是辦證就能讓人“跑斷腿”。需要跑市場監督、稅務、銀行等多個部門,材料重復提交,流程繁瑣得如“拼圖游戲”,耗個把月是家常便飯。廈門推出“商事登記+許可審批”智能套餐服務后,企業可以全程網辦,材料大量精簡,做到“無感聯辦”許可證,1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
廈門是傳統外貿強市,通關速度影響出口效率。貨物通關需要多部門申報,時間長、成本高,企業有時候還會因為手續延誤而丟了訂單。廈門打造數字化口岸,推出“跨境一鎖”,查驗免預約、貨物跨關區自由流通等改革,讓通關效率大大提高,跨境貿易成本卻因此大大降低了。
產品賣得動的前提是質量必須過硬。為了不斷提高“營商環境”這個產品質量,廈門“城市推銷員”可沒少操心,最近幾個月更是狠抓營商環境質量。
開年不久,廈門“城市推銷員”便帶隊,突擊調研海滄區政務服務中心,專攻企業“進不了窗口”的疑難雜癥,現場拍板建立了市場“窗外”事務協調平臺,讓企業訴求從“沒人管”變成“秒響應”。
去年12月,“城市推銷員”連續走訪在廈門的安捷利美維、海辰鋰電等百億級項目,現場督進度,承諾提供“全周期服務保障”。2024年廈門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9.4%,成為推動廈門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跟這種“保姆式”服務不無關系。
廈門是中國經濟外向度和外資活躍度都較高的城市,產業鏈、供應鏈獨具優勢,而這也是廈門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廈門的產業鏈與供應鏈優勢可以概括為:“巨頭領航+數字賦能+政策護航+全球通達”。廈門依托港口和海陸空立體交通,構建了全球物流樞紐,廈門港年吞吐量在全球排第13位,中歐班列輻射13個“一帶一路”國家,新能源車從廈門港運往中東僅需20天。
廈門的供應鏈優勢最為突出。廈門是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現在廈門供應鏈企業年營收規模超過4萬億,全國四大供應鏈巨頭廈門就占了三席。因為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廈門不僅成為大宗商品的貿易樞紐,更是供應鏈創新的試驗田,最近廈門建發、國貿和象嶼剛聯合成立供應鏈數智創新公司,要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供應鏈應用平臺。
通過跨界整合,廈門還在新能源、醫療等高附加值領域形成了全國領先的供應鏈競爭力。
既是產品,對質量和創新的追求就沒有止境。最近,廈門又印發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行動方案,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四個方面,提出19條行動舉措,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聚焦經營主體關切,繼續優化產業生態環境。
目前,廈門已經吸引了超過93萬家企業扎根,千人擁有老板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有老板說,在廈門,連空氣里都飄著“便利”二字。從“跑斷腿”到“零跑腿”,從“等退稅”到“秒到賬”,廈門用實力證明:營商環境不是玄學,而是“猛摳細節”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