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洛陽,簡稱“洛”,古稱成周、神都、洛邑、洛京,是河南省轄地級市、世界文化名城、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歷史最長、朝代最多的城市。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學發源于此、儒學興盛于此、佛學首傳于此,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龍門石窟、中國大運河、絲綢之路等三項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嚴樹森之篆書扇面,采用古樸典雅的表現手法與唐代李白、杜牧、王昌齡、王建、張籍、王灣;宋代朱正中、司馬光、劉克莊、周彥質古詩相互融合,便得洛陽的風華在歲月中愈發璀璨。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宮詞?其三十五》(宋朝)周彥質
祝應多男屬圣君,詞臣常備洗兒文。
高禖喜燕排旬有,包子紅綃疊日分。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春夜洛城聞笛》(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洛陽橋觀水》(宋朝)朱正中
點點風帆底處還,似無似有海門山。
白鷗卻怕潮頭惡,閑臥汀花野草間。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上陽宮》(唐)王建
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
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
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洛陽》(唐)杜牧
文爭武戰就神功,時似開元天寶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應回翠帽過離宮。
侯門草滿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鴻。
疑有女娥西望處,上陽煙樹正秋風。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洛陽陌》(唐 )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過故洛陽城》(宋 )司馬光
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鶯梭》(宋 )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書法家嚴樹森篆書扇面:《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簡介:嚴樹森,字欣本,藝名莊嚴,德福堂主,湖北京山市人,出生于1956年。出版物有《嚴樹森小篆百副五言聯》。藏品有:篆書扇面《李白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被武漢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李白-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被隨州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被中國扇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羅勉-孝感環川八景》被孝感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陳真峨-湖光巖》被湛江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唐)李白詩《贈汪倫》被宣城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李白詩《夜宿山寺》李白詩《曉晴》被綿陽市博物館收藏;篆書扇面(宋)秦觀詩《泗州東城晚望》被泗縣博物館收藏等。(責任編輯:莊順榮 審核:胡德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