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工企業重組,順帶調整與剝離汽車資產,在汽車行業掀起了持久的風波。
2004年4月21日。東風標致307正式下線,這是標致品牌重返中國市場后的第一款車,也是東風汽車公司與PSA集團升級合作后的第一款車。就在神龍上下為規劃中的遠景快馬加鞭時,PSA集團秘密與另一家汽車制造商開始接觸,連東風汽車公司都被蒙在鼓里。
2006年6月。哈飛汽車工業集團(即:哈飛)做出了轎車和微型車分網銷售的決定。在深圳年產10萬輛整車的第二生產基地,2個月后會正式下線賽豹5系列車型。因有地理位置的優勢,該基地還承擔引進合資伙伴的功能。在經過2年多的接觸后,這個外資合作伙伴正是PSA集團。
進入中國汽車市場10多年后,PSA集團計劃下一盤更大的棋。比照大眾、豐田,這家法國汽車集團也要建立兩家合資公司。在歐洲連續數年上攻乏力之下,中國市場被看作是新的增長引擎。僅與東風合資,已經不能滿足其對銷量和份額的要求。
這讓東風,陷入了被動之中。
2.
2007年6月7日。在哈飛辟了近1年的謠后,在東風公司的不滿里,在神龍汽車繼續擴大產能的規劃中,PSA集團不僅不再避諱談及第二家合資公司的相關事宜,而且承認已經與哈飛方面接觸了近3年。
PSA集團新任的高層在飛赴中國后,首先拜訪的地方不再是湖北武漢,而是黑龍江哈爾濱。PSA集團與哈飛方面的合資談判主體方向已經確定,只剩部分細節掃尾。這次,他們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合作協議給簽了。同時,會在正式簽約前把消息告知東風。
2007年6月29日。PSA集團、哈飛母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即:中航二集團)、哈飛汽車的高層,一起簽署了旨在研究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可行性的理解備忘錄。擬以哈飛的深圳基地,生產標致與雪鐵龍品牌旗下的10座以下商用車。
自此開始,PSA集團與東風的關系急轉直下。
為了平息東風的不滿,PSA集團與哈飛方面咬定,雙方合資生產的僅是標致與雪鐵龍的廂式車,與神龍生產的轎車等乘用車不存在直接的沖突與競爭關系。PSA在華娶了中國媳婦的高管回應起各方的質疑時,都有了一股京油子味:
現在只是訂婚,不是結婚。
2007年9月。PSA中國的高層開始暢想新合資公司的名字,經過討論后決定棄用哈飛兩個字;在合資公司中,法方人員應該全員主導關鍵業務;2個月后正式合作的新聞稿也應該準備起來。
這時,哈飛汽車的高層突然調任至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科工)。在中航科工旗下,哈飛、昌河以及航空民品等業務,正面臨著新一輪的重組。
3.
在PSA集團背棄在中國只有一個合作伙伴的承諾后,東風終于正面出手。
2007年11月。東風與中航二集團的談判得到確認。為阻斷PSA集團與哈飛的合資,東風與中航二集團、中航科工已經商談數月,計劃以20億元參股哈飛汽車。兜兜轉轉數年,PSA集團又站到了東風跟前。
2008年1月。就在東風對哈飛汽車進行盡職調查的時候,中航二集團又有新的擔當。在自主制造飛機的重任下,以此為重的重組勢在必行。剝離東安動力、昌河股份、哈飛股份等汽車資產,已是刻不容緩之事。
2008年2月。東風與中航科工開始籌劃組建合資公司。東風、哈飛、東安動力的重組,正式得以確認。眼見各方動作頻頻,PSA集團卻只能游離在外,就像上個月的武漢大雪阻斷了PSA集團高層的中國行一樣。
2008年4月。東風和哈飛方面的磋商到了最后的階段。樂觀的人士估計,19日雙方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合作的簽約儀式。東風、哈飛、PSA方面會選擇在深圳生產雪鐵龍品牌的輕型商用車。
若此,這會是少見的央企汽車集團層面的大重組。
2008年6月。中航二集團與中航一集團合并成立新中航。對汽車資產的去留,新中航的管理層有了新思路。負責與東風進行談判的中航二集團高層,已經調職。中航一集團的高層主張把汽車業務做大。東風與哈飛重組后,首次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隨后更多的細節泄出。東風方面只希望與哈飛汽車進行重組,而新中航方面則要求把昌河汽車等一起打包合作。與此同時,哈飛內部也出現了反對與東風進行重組的消息。相比與東風進行重組,哈飛更愿意與PSA集團進行合資。
2008年11月。新中航的高層公開承認,正考慮與國內其他的汽車集團進行合作,與東風的談判分歧較多:
合作已經不可能。
4.
東風與新中航的首次重組,就此擱置。
2009年3月。新中航在定名為中國航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后,其下屬的汽車業務組成了中國航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即:中航汽車)。圍繞其重組的說法,紛繁復雜。
2009年8月。中航汽車與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完整的合作方案,前者整體并入后者,共同成為兵裝集團旗下的業務。由哈飛與PSA集團合資引發的整合,有了出人意料的結果。
2009年11月。在經過8個多月的談判后,兵裝集團與中國航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重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協議。昌河汽車、哈飛汽車、東安動力、昌河鈴木、東安三菱的股權,劃撥兵裝集團旗下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兵裝集團將旗下中國長安汽車集團23%的股權劃撥中航工業。兩集團重組成立新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兵裝集團持股77%、中航工業持股23%。東風汽車公司,與其就此別過。
2010年7月。長安與PSA集團正式合資成立長安標致雪鐵龍,深圳工廠生產的不再是輕型商用車,而是DS品牌的相關車型。PSA集團終于在中國市場建成了第二家合資公司。
5.
2025年2月。兩大兵器集團重組,順帶讓中國汽車行業又開始了統合。
在昌河、昌河鈴木、哈飛汽車等已經被市場遺忘;在長安標致雪鐵龍都已經作古5年;在PSA集團已經進入斯特蘭斯蒂集團,在中國市場輕資產營運數年后,東風與兵裝集團旗下長安汽車等的重組,再次揭幕。
中國汽車行業的重組局,又有了熟悉的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