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鎖/文
有人說,如約而至,是個很美的詞,因為等待,從不辜負,春天終是如期而來。
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油菜花海開始爛漫芬芳。2025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游文化節啟幕。3月21日,我隨琦翔旅行社的組團去領略了一下鋪天蓋地的油菜花海,近賞如詩如畫的人間美妙畫卷,去西北小江南的漢中踏春。
天剛放明,便動身和幾位同窗、好友去飛天廣場乘坐旅行社統一安排的大巴。去者都是本縣人,大多臉熟,大家呼朋引伴,攜親帶友,皆微笑和善。心情和我一樣熱乎乎的,大有“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之感。大巴啟動,秀氣可佳的導游小魏,向我們做了幾點溫馨提示:對游覽計劃、安全吃住講的周到全面,讓人無不感到琦翔員工對這次出游的精細籌備與付出。汽車沿高速公路向漢中勉縣行駛,遙望窗外,春剛來臨,楊柳泛起鵝黃,蓄勢吐綠。彎彎小溪順渠流淌,牽起星星點點的農舍,紅磚黛瓦漸露祥和。車內隨同的小吳向游客獻歌一曲,法官朋友的伴侶趙老師也演唱一首,并送上秦腔“潼關”,贏得大家一陣喝彩與掌聲,頓時那種坐車的困意全消。大家你一言他一語,開著玩笑,車內全是愜意的心。
按游覽計劃,第一站先進入勉縣的諸葛古鎮,這里曾是劉玄德三顧茅廬的地方,也是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話的地方。亮曾曰,“曹操立在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占據江東,已歷三世……皇叔可取錦州為基”,之后才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局。午時,大大小小的游車已排成幾行,鎮內街巷游人如織,漢中小吃“熱粉皮”店門口早已擁有了排成兩行長隊的食客。景點上有三顧茅廬的古銅色雕塑,有池塘湖水和古色戰船以及草船借箭的仿古戰場,還有與諸葛亮生死結緣的將士臉譜。一樁樁一幕幕再現諸葛亮輔佐劉備嘔心瀝血之舉與機智聰慧的軍事天才。
第二站是這次旅游的亮點,被譽為中國最美花海的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全境,形成漢中盆地,為油菜花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的油菜是雜交品種,屬十字雙科雙葉子作物,桿粗身高,花瓣圍花蕊,個性樸實,十分精細。加之這幾年漢中市把它作為城市名片向全國推出,形成了萬畝花海一片金黃之色。
山青青、水藍藍,萬畝油菜花田艷,無垠沃野,一片金黃。阡陌熙熙,花海攘攘。一下車同行的女同胞 歡呼雀躍,換裝進入花海。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漢中花海如黃河涌動,沃野黃色彎套彎。那是天堂瀉下的萬噸黃金,那是仙女展開的萬里黃綾,那是人間餐鍋里的萬噸油香。蜜蜂嗡嗡、蝴蝶翩飛。黃里間隙,套種的美人梅、玉蘭花和低矮嫩綠的蔥韭,把這里的大地拉開了層次。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絕美艷的出奇,在這里,女游客忘記了自己的年齡,都成了的油菜花的情人,貼花拍照,抱花拍快手,吻花做抖音,忙的不亦樂乎。拉長各種色彩的紗巾飄在頭頂,潔白的衣衫,飄逸的長發,啟唇的笑靨,升騰起自己的靈魂,觀花海,聞花香,徜徉其中,活脫脫變成了花海中的女神。
第二天,晨陽剛一露臉,大家便進入了漢城水上公園,“一江漢水流北京”是漢中人對當地漢水的感嘆。站在水岸,靈動的水輕輕的拍打堤岸,水鳥在水中呢喃,游人在花欄式橋上觀賞,只見照相機按鍵閃爍,美景便定格在漢水公園一角,同行的女人們幾次換裝,一會兒穿裙披發,一會兒頭頂圓帽,鼻梁上架起茶色鏡片形神懶散。隨行的胡總、陳法官、王主任也感嘆這些女人的角色轉換之速 。行走橋欄是溫情淑女,立在堤上成“海盜女匪”。
置身其中,使人忘卻了自己是游客,胡總夫人忙于拍照,丟失了內藏黃金首飾的提包,剎那使人游性減去大半。約半個時辰,遺放在公園石臺上的包扔在原處,完璧歸趙了。知一斑可知全豹,大家為漢中游客為“不拾遺求利,污其行乎”的精神所感動。
高科技鐳射燈光與現代舞臺藝術相融合的大型演出,在興漢圣境博物館內出彩。山逼真、河靈動,銀河夢幻、星辰璀璨。天上織女下凡與牛背上的牛郎結緣,這演繹的不是人間愛情的永恒,而是漢農耕文化,人間男耕女織生活苦難中的歡樂和艱辛中衣食富足的幸福。既是天人和一的人間佳話,又是男女婚配的恒古絕章。
馬嘶鳴、弓上弦、劍出鞘、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逼真地再現了楚漢相爭中韓信的軍帥才能。明修棧道,迷惑霸王,暗度陳倉,翻過秦嶺,奪下三秦,為劉邦一統天下奠定了根基。
張騫出西域,踏出了一條絲綢古道,為漢朝的商賈往來,中外交流立下了汗馬功勞,叮叮當當的鉆石刻字,造紙印刷術的發明成功,迎晨陽河邊的地頭插秧,把一個個漢代盛景演繹地惟妙惟肖,也記錄了漢代的興盛與榮昌。這里沒有口號吶喊,沒有強歌進曲,但大漢民族的無畏、自強、攻堅、創新、勤勞和智慧的精神,永銘游人心中。
歸途中人人感嘆不虛此行,胡總包兒失之復得,笑瞇瞇的給人講述他與廣場啞巴女邂逅的故事,真真假假假亦真,朦朦朧朧難辨清。坐在身旁的康夫人半嗔半怒,甜酸五味雜陳。聽者哄堂大笑。
漢中觀賞油菜花二日游,不是像人說的俗氣的那種“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而是在這里接受了花海的包容 ,受到了漢文化的熏陶和漢水的洗禮。同時讓人領略了西北小江南的大美風光,放飛了心情,留下了笑聲以及人生閃光的美好記憶。
【作者簡介】劉存鎖,筆名叢嗍,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有作品發表于國內《詩選刊》《詩潮》等國家、省、市級60多家紙刊,《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中國文學網20多家網刊。作品收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21個選本。獲世界、國家、省市級各種詩歌、散文獎項20多次。《詩歌前線》網絡平臺簽約詩人。出版散文、詩歌集兩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