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郝先鋒
3月29日,一輛從湖北開往安徽的自駕小米SU7,于德上高速樅陽自祁門段發生事故,車毀人亡。這起事件將小米汽車推上了風口浪尖。
公眾對于該事件的關注度高,原因除了對于車內這三位原本打算到安徽參加事業編制考試的年輕生命的悲慘遭遇惋惜之外,更多的是因為這起事故,涉事車輛是一輛新能源自動駕駛汽車。這幾年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發展迅速,在汽車生產領域內,出現了許多領軍企業,其中包括小米汽車。而購買新能源自動駕駛汽車也似乎成為一種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偶或發生的新能源車自燃事故,也讓消費者在選擇購買此類車型時,有所猶豫。我身邊的幾位朋友便聲稱,即便是新能源車多么先進省錢,但是短時間內他不會選擇購買這樣的車,主要是從安全來考慮。誠然,相比于技術成熟的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自動駕駛汽車較為前沿,真正大面積投入市場的時間并不長,人們對于其性能、安全性等方面持有一種觀望、謹慎的態度,完全是可以理解的。顯然,正是在這樣的一種社會心理下,人們對本次小米SU7交通事故就更加關注。
關于這件事故,有關方面正在開展事故的調查。小米公司也作出回應,介紹了他們了解到的初步情況,這些情況從表述上而言,應該是涉事車輛在發生事故時后臺監測到的信息數據。這當然對于調查清楚這起事故是很有價值的。小米公司還稱,他們已經成立了專項調查組,與事故遇難者家屬取得了聯系,正在全力協助善后事宜等。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4月1日晚上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表達了對這起事件的“痛心”,和對死難者家屬的慰問。他鄭重承偌:“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調查,跟進事情處理進展,并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的問題。”此外,我也看到一個網名為“詩雨”,自稱是死者家屬的人對該事件發聲。這位家屬在帖子中介紹了自己的女兒和她的兩個朋友一起駕車到安徽考試、事發時家屬收到了車子后臺發到家人手機上的信息,以及該意外事故對家庭的打擊等。最后她說,事故發生后,小米方面沒有如其所說和他們家屬取得聯系,“他們小米現在也不現身,給我們一個說法,這樣的做法,讓人感到痛心。”這位家屬最后還發問,為什么車輛在撞到護欄會自燃,為什么車門會上鎖等。
無論如何,這起事故正處于調查階段,不對于相關技術和事故了解的情況下,而作出的任何判斷都可能不確切,甚至對公眾是一種誤導,讓我們等待后續的調查結果吧。
我想,不管該事故調查結果如何,對于小米汽車未來的發展無疑會產生一些影響。作為一個民企、作為一個在汽車生產前沿領域的耕耘者,小米這些年在新能源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生產上的努力,是許多人所感受到的。企業的這種進取、創新精神常被人稱道。盡管人們說,一切創新與發展都會必然經歷一個漫長而需要時間檢驗的過程,人們也不會因為少數意外事故而徹底地否定新能源自動汽車這些年的成績,但是作為涉事的生產企業,不管調查結果如何,小米都應該將此視為是對于自己產品安全性能檢驗的過程,也包括整個新能源自動汽車研發生產領域,以作為增進所生產的汽車,更加具有質量保障和具備較高安全性能的鞭策和動力。
網上有小米在宣傳介紹小米SU7時,給出的宣傳語,“性能是小米的基因,速度是一種信仰,小米SU7,就是一觸即發的澎湃動力,在這里速度不只是參數,更是一種信仰。”對于這種表述,我的感覺是,一切技術上的革新與進步,背后都要有人文為支撐,以人為目的,包括安全,不要單純地把速度作為一種信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