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的北京仲春,氣候宜人,春暖花開。在全國婦聯于北京舉行的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暨表彰大會上,廣州越群環境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愛心扶助之家及鄉村振興幫扶平臺創始人許衛榮獲了“2024 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崇高榮譽稱號。這一稱號是全國專項表彰婦女先進人物的最高榮譽,象征著女性在各行各業中的杰出成就與突出貢獻。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許衛個人卓越成就和無私奉獻的極高贊譽,更是對廣州越群公司二十余年來在環衛行業深耕細作、不懈努力的肯定與褒獎。
?許衛同志領取榮譽證書
灣區創業:從城市服務到行業標桿
2003年,許衛南下廣州創立越群環境工程服務有限公司,專注城市環衛與物業管理。公司以軌道交通物業服務為突破口,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創新,逐步承接廣州地鐵、白云機場等重點物業項目,成為廣東省服務業百強企業。
許衛曾赴日本考察,2016年的東京地鐵站,許衛用半生不熟的日語向中國籍技術員請教時,沒人想到這份手寫102頁的考察筆記,會成為打開廣州地鐵服務的密鑰。"他們驚訝于一個環衛公司老板的較真",如今越群服務的軌道交通站點、機場等已超過數百個,但許衛始終保留著那本泛黃的筆記,"這是革命老區人的死磕精神"。
許衛將先進經驗本土化,主導設計的標書以專業性與細節贏得市場認可,最終使越群在軌道交通服務領域躋身行業前列。
商會革新:破解“空窗化困局的“許衛模式”
當許衛將越群公司打造為城市服務標桿時,她在鄉賢中的影響力早已悄然生長。這位以精細化管理和果敢魄力聞名的女企業家,未曾料到自己的商業智慧即將在另一個舞臺綻放——一場關乎家鄉情懷與組織變革的挑戰正在等待。
?許衛同志在越群集團總部分享表彰大會盛況
破局時刻:從企業治理到商幫革命
2019年的六安市在外人才協會廣東分會,正經歷著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原任會長因事業重心轉移,導致這個擁有750多名精英會員的組織陷入停滯——活動頻次銳減三分之二,會員流失率超30%,家鄉政府考察團多次發出"組織松散"的警示。
?許衛同志與協會特邀高級顧問湯濤院士合影留念
時任執行秘書長的陳同林清晰地回憶道:"那天約許總在我的西餐廳長談9小時,從午后斜陽到華燈初上。許總像審計公司財報般追問協會的財務機制、會員訴求,甚至調取過去五年的活動檔案。"這場對話暴露出協會的深層危機:依賴會費輸血的傳統模式、"誰都不服誰"的精英困局,以及缺乏商業思維的組織架構。
次日,執行秘書長陳同林接到許總的回應,說可以來擔任協會的會長,陳同林說到這是莫大的驚喜,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放下。隨后,在廣州市僑鑫大廈舉辦的換屆大會上,這位新任會長以企業家的雷霆手腕啟動協會運營的變革思路,一是架構重組:設立7個二級分會,由上市公司總裁級會員輪值管理。激活"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機制。二是制度創新:10%反哺制,是商幫永續的密碼。
許衛深諳"輸血不如造血"之道,首創"10%反哺制":會員通過協會平臺達成的交易,需將收益的10%注入協會基金。這套市場化機制使協會年度資金流轉量突破100多萬,被六安市政府列為"新型商幫治理范本"。
典型案例令人驚嘆:許衛帶領協會創立鄉村振興幫扶平臺,把家鄉大山區的土特農產品銷售到大灣區。據統計,自2023年 10月幫扶平臺成立以來,已幫助家鄉及全國多個縣區推介各類名優農產品銷售額超千萬元,為廣東“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工程”及各地實施鄉村振興工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把10%的利潤反哺到協會基金池。這筆資金隨后轉化為"鄉村振興種子基金",扶持3個六安農產品品牌打入大灣區社區。
?許會長向客人介紹鄉村振興幫扶館名優產品
非常時刻:逆行者的治理實驗
2020年2月14日,正值疫情肆虐期,許衛帶領協會車隊冒雨馳援六安。當載滿口罩、測溫儀的車輛行至固鎮時,暴漲的河水已淹沒道路。"拆座椅!用礦泉水瓶做浮筒!"她指揮會員現場改裝車輛,最終將10多噸物資送抵舒城衛健委。這場"情人節逆行"的視頻在鄉友群刷屏,單日新增會員申請30多份,意外驗證了"危機即機遇"的治理哲學。
?2025年廣東分會新春團拜會合影
秘書處數據顯示:許衛接任后,會員活躍度從50%以下飆升至80%以上,日均線上互動量突破近百條。年均政企對接會從1—2場增至30多場,促成廣藥集團等灣區龍頭落戶六安。三年間為家鄉引資超10多億元,較改革前增長120%。
從質疑到追隨:柔性領導的勝利
"當初質疑她的人,現在都是最堅定的支持者。"第五屆執行會長王小軍坦言。許衛用三招破解"精英不服"困局:透明化治理:每月公示資金流向,連一張停車費票據都標注用途,建立"玻璃錢箱"公信力。價值賦能:為科技型會員定制"灣區研發+六安生產"方案,助力某傳感器企業產能提升25%。情感紐帶:設立"鄉友緊急救助基金",曾連夜協調廣州專家為患病會員實施手術。
?許衛同志深入廣州地鐵慰問一線員工
當問及凝聚商界強人的秘訣,許衛展示著新設計的會徽——大別山層巒映襯廣州塔流線,她說,"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橋梁,而是能把灣區能量轉化為家鄉振興電力的超級變壓器。"
跨界賦能的啟示
這番改革魄力,正是許衛將企業治理智慧注入社會組織的生動寫照。從越群公司的精細化服務到協會的制度化運營,她始終踐行"用商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的理念。這種跨界融合的能力,最終在鄉村振興戰場迸發出更大能量——正如她所言:"好的管理模式,應該像水一樣既能滋養企業,又能灌溉家鄉。"
雙城賦能的時代啟示
許衛的辦公室位于廣州沙面,這里是極具稀缺性的辦公資源。在寸土寸金的沙面,許衛的公司在整棟樓的多層空間,其公司以及她個人的活動榮譽證書牌匾之多,甚至一個整個辦公室的墻體(四面)都放不下。她自豪地笑道,在這里辦公,幸福感“爆棚”。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不僅見證了自己的事業騰飛,也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給予她的支持與尊重。
?許衛會長在佛山米風電器設備有限公司車間參觀考察
在許衛辦公室的航拍圖上,大別山的新農村與珠江沙面的霓虹交相輝映。“我們不是橋梁,而是變壓器,把灣區能量轉化為鄉村振興的電流。”這位女企業家的比喻,恰如其分地詮釋了新時代女性領導力的內核——在商業理性與家國情懷之間,織就可持續發展的經緯。(劉軍 李嘉存 鐘少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