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肝病患者而言,適當散步本是有益身心的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然而,當散步過程中出現一些異常癥狀時,極有可能是病情惡化的危險信號,需立刻引起重視并抓緊控制。
1.嚴重乏力與疲憊感
正常散步后應稍有暢快,但肝病患者若散步不久便極度乏力,雙腿沉重難行,休息后疲憊仍難緩解,就要警惕。肝臟負責身體代謝,功能因病情惡化受損嚴重時,能量合成與代謝調節能力大幅下降,身體能量供應不足,簡單活動后就易產生乏力感。比如慢性肝炎患者原本能輕松散步半小時,突然縮短至十分鐘左右就乏力不堪,可能意味著肝臟炎癥加劇、肝細胞受損范圍擴大。
2.突發且持續的腹痛
散步時,若肝病患者右上腹肝臟區域突發劇烈、持續性腹痛,并非短暫岔氣或肌肉痙攣痛,情況十分危險。肝硬化時肝臟組織纖維化、變硬,體積變化拉扯包膜神經引發疼痛;肝癌患者腫瘤生長壓迫周圍組織器官也會致痛。散步時身體震動、內臟位置改變會加劇疼痛。出現此類腹痛,應立即停步,盡快就醫檢查。
3.呼吸困難與心慌
正常散步時,呼吸和心跳雖加快但可控。若肝病患者散步中出現呼吸困難、大口喘氣,同時心慌、心跳明顯加快,甚至頭暈目眩,表明病情可能已影響心肺功能。嚴重肝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引發門靜脈高壓、大量腹水,腹水擠壓胸腔,限制肺部擴張,影響氣體交換,導致呼吸困難;心臟為滿足缺氧狀態加快跳動,引發心慌。肝衰竭患者若頻繁出現此癥狀,說明身體內環境紊亂,病情急劇惡化,急需醫療干預。
4.步伐混亂
部分肝病患者行走時,雙腳協調性變差,步伐如同醉酒般晃晃悠悠。這并非腿部力量不足所致,實則與肝性腦病的早期階段緊密相關。當肝功能嚴重衰退,體內氨類代謝產物無法正常排出,便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而小腦的協調功能往往最先受到波及。國外一項針對重度肝硬化患者的追蹤研究顯示,約 38% 的患者在發病前一周內,就已出現輕度步態不穩的情況。
肝病患者散步時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切不可大意。應立刻停止散步,原地休息,若癥狀不緩解,盡快前往醫院做肝功能、腹部超聲、CT 等全面檢查,以便醫生準確判斷病情,及時治療,控制病情惡化,避免嚴重并發癥,保障生命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