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飛秒手術引來重大的升級和突破,微創全飛秒精準4.0手術正式面世,作為首批開展全飛4.0的重慶普瑞眼科醫院彭艷麗教授,從業至今已完成28000例全飛秒手術,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全飛秒4.0技術的核心——如何實現“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的精準飛躍。
一、精準的起點:消除“四差歸零”,讓誤差無處遁形
傳統屈光手術的精準性常受四大變量干擾:驗光設備差異、驗光師操作習慣、手術設備參數波動及醫生技術偏好。而全飛秒4.0通過引入 VISULYZE個性化分析軟件 ,集成全球近1000萬例手術數據,構建動態優化模型,實現“四差歸零”。
驗光設備差異:不同設備測量結果可能偏差,軟件通過大數據校準,統一數據標準。
醫生習慣差異:每位醫生的手術設計偏好不同,VISULYZE通過量化分析,生成最優參數方案,輔助醫生決策。
患者個體差異:年齡、角膜厚度、散光分布等個性化因素,均被納入算法模型,確保“一人一方案”。
二、技術升級:從0.01到0.001度的跨越
全飛秒4.0的矯正精度達到 0.001度(屈光度) ,這一突破源于它的核心技術:Nomogram科學分析系統:基于海量臨床數據回歸分析,動態調整切削參數。
三、精準背后的保障:20余項術前檢查與“360°全晰體系”
每一臺手術的精準性,都離不開嚴格的術前評估。彭艷麗教授團隊設計了 20余項術前檢查 ,包括角膜地形圖、眼壓、角膜生物力學檢查等,形成 “360°全晰近視手術定制體系” 。只有通過全面篩查,才能判斷患者是否適合4.0技術,并為其匹配最佳方案。
彭艷麗教授寄語:精準≠盲目追求高價,適合才是最優解
全飛秒4.0的技術優勢源于其個性化設計和大數據支撐,但并非所有人均合適這一手術。對于角膜條件有局限的近視朋友,仍需根據手術數據來進行手術方式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