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好消息了,川普宣布豁免部分中國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125%的關稅,
而電子設備這一塊,一直是我國賺順差最重要的一環,
去掉這一部分,目前看所謂的125%關稅,實際上影響力就削弱了很多,
而汽車本身就不出口老美,鋰電池價格有巨大優勢,可能短期看受影響的是小家電、衣服、醫療設備等,
所以繼全球關稅延期后,這波下來無異于是川普對咱們也認慫,華爾街的恐慌情緒得到進一步緩解,
納斯達克的期指,也終于回到了18820的位置,相比最低點的16460回升了14%左右,周一股市正常開的話,應該會有一個1-2%左右的升幅,
目前看如果沒有啥太大的意外,上周我說的VIX50+的位置,可能就是這波的最高點了。
接下來一個關鍵是歐洲這邊是否會對美國的服務貿易加征關稅,七姐妹在歐洲營收占比接近25%,這關乎美股七姐妹的一個營收情況。
從川普的表現來看,我覺得他對歐洲大概率也會認慫,雷聲大雨點小的可能性很高,畢竟商人只是想談判搞好處,最后一看要兩敗俱傷的話,肯定第一個找臺階下...
………..
另外這段時間還有個事,就是川普搞出的“股、債、匯三殺”,搞的很多人對美國資產出現了恐慌,
確實,你今年要是配歐股、歐元或者歐債,都是起飛,
這波歐元兌美元也升值了10%,做空美元指數可以說是賺麻了,
但問題是人民幣兌美元還是7.3左右,換句話就是央媽因為讓人民幣過度盯緊美元,導致人民幣兌歐元和日元也大幅度縮水了10%,這不值得咱們高興吧~
為什么人民幣跟著美元一起貶值呢?
主要還是我之前說的邏輯,美國對中國加關稅,為了維持咱們的外貿順差,人民幣并沒有什么大幅升值的動力,
但貶值也不敢貶,怕影響到內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所以最近展現的就是一個7.3上下橫跳的情況,
我覺得手里持有美元理財的還是可以繼續拿穩,一方面是美元指數回撤了很多,隨著川普的騷操作收斂,應該是有一定的回暖空間,
另一方面就是美元保持了一個更高的利率水平,目前7.3橫盤,那持有美元就是每年比人民幣多3個點利差,
舉個例子,三年時間,就算匯率跌到6.6的歷史低位,你靠利差也賺回來了,但三年后,人民幣會升值到6.6么?
……
至于說完了匯,最后說下債殺,
債殺指的是美國長期國債最近出現大跌的情況,
我們看TLT20年國債基金確實出現了大幅度的殺跌,近期跌了5cm,
之所以TLT下跌,主要是債券市場遭遇了拋售,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達到了4.48%,
這意味著我們配置一個十年期美債,十年到期能分批收回4.48%×10年的利息,
那長期美債利率已經這么高了,為什么還會被拋售?
原因有很多,一個是交易層面的問題,有說法是日本政府在提前拋售美債,也有可能中國也加入了這輪的拋售,致使長期債券下跌,
另一方面是基本面問題,如果市場預期未來的通脹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比如美聯儲不降息甚至加息,也會打壓到美債的收益,
但這種趨勢會不會持續下去,我覺得問題不大,因為美債本身是全球資產之錨,
川普局部的騷操作導致了美債下跌,但糾錯機制不會讓他一直騷操作下去,拋售后拉高的利率,自然會有資金來接盤,更何況目前的美債利率已經高于歐債和日債不少。
如上圖,從國內的qdii美債基金這波表現來看,
工銀全球美元債和富國全球債都是跟蹤偏中長期限的美債,這波跟隨下跌也比較多,
而像易方達中短期美元債、摩根海外穩健配置,反而是偏短期的美債,所以近期受影響不大,
也有人問,如果擔心美債風險,有沒有其他可以分散配置的海外債券etf,
當然也有,比如國際政府債ETF(IGOV),就是配置的除美債之外,其他發達國家為主的債,其中最主要是歐債和日債的持倉,久期十年左右,可以對沖一下TLT是純美債的波動風險,
最近雖然TLT跌了5%,但IGOV卻漲了5%,兩邊完美形成了對沖。
不過美元指數最近跌這么多,我覺得急著去分散歐債可能被反彈打臉,要注意這塊的風險。
大概就說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