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一座因運河而興的城市,千百年來流淌的不僅是奔涌的河水,更是中華文明的智慧與精神。近日,清江浦區委宣傳部將“四個自信”深刻內涵融入未成年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組建“清”少年研學團,沿著里運河文化長廊,一起探尋千年運河的文明和智慧,在沉浸式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筑牢信仰之基。
古今對話,穿越時空的漕運記憶
在御碼頭斑駁的石階旁,研學團聆聽講解員講述明清漕運的輝煌:“這里曾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見證了‘南船北馬’的壯闊圖景?!蓖瑢W們凝神靜聽,眼前仿佛浮現出當年千帆競發、商賈云集的壯觀景象,對清江浦作為南北交通樞紐的獨特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喜馬拉雅運河書房和賽珍珠聲音博物館,歷史建筑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通過音頻設備“聽”歷史、用數字技術“讀”文化,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魅力。同學們還邂逅了充滿神秘色彩的“娃娃井”,講解員娓娓道來這口千年古井的傳說故事,每一塊磚石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文脈尋蹤,運河滋養的文明圖譜
走進清江浦記憶館,一場“城—街—宅”的時空穿梭之旅徐徐展開,動態復原的漕船模型與180度環形影廳的沉浸式畫面,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運河如何推動古代中國的經濟命脈與文明交融?!霸瓉砑亦l的繁榮與國家的道路選擇息息相關!”一名學生感慨道。展館內精心復原的糧行、鹽棧、電報局等場景,讓少年們在互動體驗中領悟“以民為本”的千年智慧;淮揚菜展廳里,108道滿漢全席背后的文化淵源,更引發陣陣驚嘆。
戲曲博物館內,京劇表演婉轉悠揚,同學們在京劇《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等經典唱段中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張力。清江浦戲劇家協會主席金麗萍說,“戲曲不僅是藝術,更是中華美學的載體。讀懂它,就能讀懂中國人的精神追求。”
匠心傳承,文化煥新的青春力量
千年運河,滋養兩岸煙火人間;悠悠花街,承載市井百態溫情。在央視熱播劇《北上》的同款場景里,同學們漫步青石板路,指尖掠過斑駁磚墻,品味“因河而盛”的獨特風韻。
在位于吳公祠里的望棠傳習館,同學們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理事、傳習館主理人陳顥珺老師的專業指導下體驗了仿絨花制作,從纏繞到塑形到組裝,同學們全神貫注,指尖流轉間感受匠人智慧?!懊恳欢浣q花都凝聚著心血,”陳老師欣慰地說,“年輕一代的參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有生命力?!边@場沉浸式體驗,不僅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扎根心田,更讓文化自信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長。
研學收官之際,古運河畔的夕照為少年們鍍上“金邊”。同學們在游學手冊上寫下感悟,“運河精神是開拓進取,更是包容開放,”研學團成員小彭的分享道出大家的心聲,“以后要向更多的人宣傳我們的家鄉文化,讓更多的人愛上我們的家鄉!”
大運河的波濤,承載著過去,也奔涌向未來。這場研學之旅,不僅讓文化自信融入青少年的血脈,更以運河為媒,架起連接歷史與當代、傳統與創新的橋梁。據悉,清江浦區共推出6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線路,涵蓋紅色教育、運河文化、科技科普等多個領域,通過構建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學習場景,著力強化青少年“四個自信”,切實為青少年成長培根鑄魂。(王一亭 徐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