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相比于他的前任布林肯,存在感降低了很多。恐怕連魯比奧自己也沒料到,堂堂美國外交的一把手,竟然這么不受特朗普待見,這么快就在內閣中靠邊站了,中國一周之前對他的評價真是“正中靶心”,也預示了他當前的境遇。
綜合多家美媒引述美國官員的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在下一個財年,將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預算直接砍半,其中包括人道主義援助、全球衛生項目以及國際組織的資金支持都將大幅縮水。
這里的大幅縮水是字面意思。白宮預算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下一財年美國國務院和USAID的總經費只有284億美元,比今年的資金減少了270億美元,降幅達48%。
資金減少意味著美國國務院和USAID在政府中起到的作用將大打折扣,身為國務院一把手和美國國際開發署代理署長的魯比奧,他在特朗普內閣的地位也將進一步走低,甚至說他將靠邊站,被邊緣化都不夸張。
特朗普上任后沒多久,其實就已經開始著手關閉USAID的計劃,力爭在2025年7月1日之前,將該部門的部分職能調整到國務院,并停掉不符合政府優先事項的剩余職能。當時魯比奧估計以為國務院職能增強,將提升自己的地位,還發表聲明大力支持白宮的做法,沒想到這次特朗普把國務院的經費都減半,魯比奧后悔都來不及了。
不僅如此,魯比奧現在里外不是人,國務院經費被砍,他和國務院的同僚應該是受害者,卻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多位美國議員要求魯比奧就此事作出解釋,批評他這樣做不利于國家安全。魯比奧有苦說不出,只能沉默以對,完全沒有了上次積極回應的態度。
這一輪與中方的貿易戰,著實把特朗普給打醒了。中方發出的一波又一波的反制,讓特朗普明白,反華鷹派的話不能全信。這些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看低中國,導致特朗普對中國形成誤判,而且這些人抱著陳舊的冷戰思維不放,殊不知中美競爭的態勢,與美蘇當年爭霸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相當明顯的變化。
這也是貿易戰開打后不久,特朗普就接連在白宮和五角大樓進行人事調整的原因,把擁有對華務實立場的美財長貝森特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并任命對中國軍事實力有客觀認識的丹·凱恩就任美參聯會主席。
在反華鷹派錯誤認知的影響下,特朗普在本輪對華交鋒中,不僅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將自己推向騎虎難下的境地。可以預見的是,反華鷹派未來在特朗普內閣中的影響力會進一步降低。道理也很簡單,反華鷹派適合營造有利于美方的輿論,但具體干實事,還是要立足于理性和務實。
中方一周前對魯比奧的評價太準確了。當時回擊抹黑中企基建能力的問題時,我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銳評魯比奧,稱他“睜眼說瞎話”,與其不顧事實抹黑中國,到處挑撥離間,不如為地區國家做點實實在在的正事。中方的話可以說是一語中的,一個不干實事,睜眼說瞎話的國務卿,就應該被“架空”,畢竟特朗普政府不養“閑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