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5日報道,美國與伊朗舉行第二輪談判前,美軍在中東部署的第二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已抵達也門附近水域。
據美國媒體報道,歐盟“哥白尼計劃”獲取到的衛星圖片顯示,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目前正在位于亞丁灣的也門索科特拉島附近,一艘“泰孔德羅加”級巡洋艦和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旁伴航,從而使美軍在這一地區形成雙航母打擊群。對此,總部設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拒絕提供關于這一航母打擊群的任務細節。
五角大樓本月初說,本應3月底結束部署任務的“哈里·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將繼續留在中東,“卡爾·文森”號將前往紅海會合。
美伊第一輪間接談判結束 即將開始第二輪談判
本月12日,美國與伊朗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了第一輪間接談判,雙方代表離開前進行了數分鐘交談。有消息稱,雙方計劃19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第二輪談判。但伊朗方面當地時間15日稱,伊方代表團將返回阿曼繼續談判。美國方面暫未回應。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5日通過官方媒體向美國“喊話”稱,伊朗的國家安全和軍事能力是不能踩踏的“紅線”。
美總統特朗普稱伊朗拖延談判進程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說,伊朗正在拖延與美國的伊核問題談判進程,可能面臨美國的“嚴厲回應”。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對記者說,伊朗已經“非常接近”擁有核武器,伊方“正在拖延時間”。他說,伊朗“必須放棄擁有核武器的想法”,否則其核設施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打擊。
伊朗最高領袖:對美國很悲觀 但對伊朗的能力很樂觀
當地時間15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會見國家高級官員時,就伊朗和美國的核問題談判表態。
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和美國在阿曼的談判,只是國家外交事業數十個任務中的一個,伊朗不應將國家的問題與談判相關聯。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對談判既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當然,我們對對方(美國)很悲觀,但是對自己的能力卻很樂觀。”
專家分析:美伊將繼續博弈 難一蹴而就解決問題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這次談判是自2018年5月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后,美國與伊朗之間首次開展的正式談判。
- 從美國方面來看,當前特朗普政府的首要目標依然是借助談判,而非軍事行動,來消除伊朗的核能力。如今,臨近特朗普執政100天,美國需要在外交領域展示自身能力,而推進與伊朗的談判,營造迅速達成目標的輿論氛圍,便是美方采取的策略。
- 從伊朗角度而言,伊朗關注的不僅是美國長期制裁給伊朗國內經濟和發展帶來的嚴重損害,還意識到當下正處于關鍵時間節點。2015年7月伊核協議達成,如今10年期限即將屆滿,到期后聯合國安理會需進行投票,決定是否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這對伊朗而言迫在眉睫,而美國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伊朗自然需要與美方進行溝通。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此次談判中,雙方均強調了建設性,但談判難以一蹴而就解決所有問題,美國和伊朗仍在展開復雜的博弈。
- 首先,首輪談判以間接形式進行。美方要求直接談判,但伊朗方面顯然有所顧慮,認為與美國直接談判,美國會更容易施加壓力。因此雙方仍在就后續談判機制進行溝通。
- 其次,從目標層面看,美國如今的目標已不僅局限于針對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徹底解決伊朗核計劃問題。所以,在美國和伊朗雙方的博弈中,當美國提出更高方案時,伊朗自然期望美國在制裁等方面進一步讓步,伊朗不希望美國通過談判達成其他方面的目標,甚至包括對伊朗的導彈能力和地區影響力進行限制。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由此可見,從雙方的訴求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明顯差異。在后續的博弈中,既涉及美國中東戰略意圖的進一步落實,也包含伊朗作為地區大國與美國的周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