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以下簡稱“兒科醫院”)的“童樂園”內,洋溢著融融暖意。在這里,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們有的正輕聲講述著繪本故事,有的與患兒一同捏著彩泥,還有的帶領孩子們進行創意手工制作……他們,是由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和上海市古美學校共同組建的“童樂園”師生志愿服務隊,這支隊伍如今已壯大至近400人。
自2023年10月起,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黨總支積極組織黨員教師、青年團員以及優秀少先隊員,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黨員和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此項活動也是兩校黨建品牌“新時代 大思政”系列主題活動之一。
始于初心,衷于奉獻
兩校與兒科醫院的緣分,始于2017年6月。為有效推進醫教結合,促進醫教資源的共建共享,實驗西校與兒科醫院開展了醫教共建項目,每周五由兒科醫院委派醫生前來進行“醫學小達人”授課。在與醫生和醫院的頻繁接觸中,患兒的身心健康始終牽動著師生們的心。2023年10月,師生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
常態護航,薪火相傳
志愿服務的腳步從未停歇。每月定期開展的繪本共讀、創意繪畫、模型制作等活動,讓兩校師生志愿者們化身為“故事姐姐”“手工導師”,為患兒們打造出豐富多彩的時光。在“童趣故事會”中,師生志愿者們運用生動、童趣的語言,成功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引領著孩子們一同走進繪本的奇妙世界;在“礦泉水瓶蓋變變變”活動里,志愿者們協助患兒將廢棄瓶蓋拼貼成畫,讓孩子們在環保實踐中收獲成就感;音樂互動時,教師志愿者教患兒學習節奏旋律,一起合唱《萱草花》;美術創意中,師生志愿者引導患兒用畫筆為花朵卡片涂色,創作出充滿童趣的作品……
實驗西校六年級學生小瑜說:“起初,我和弟弟妹妹們都很緊張、害羞,但我們鼓起勇氣,主動陪他們做游戲、畫畫,慢慢地,我們從陌生變得熟悉。”古美學校八年級學生小塵也在老師的鼓勵下,為孩子們彈奏鋼琴,讓美妙的琴聲與歡笑聲在病房中回蕩。
雙向奔赴,志愿傳承
志愿服務,既是付出,也是成長。在“童趣音樂會”上,志愿者們發現孩子們年齡較小,便馬上調整節目,唱響《小兔子乖乖》《種太陽》等歡快旋律,驅散病房的沉悶。年齡最小的學生志愿者是古美學校小學部年僅11歲的小萌,她說:“平時都是爸爸媽媽照顧我,這次輪到我來照顧小弟弟、小妹妹們。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我特別開心。”實驗西校剛參加完14歲生日儀式的學生志愿者小盛感慨道:“看到這么小的朋友每天要在醫院接受治療,我十分心疼。所以每次我們都會精心設計更豐富的體驗活動,還學會了蹲下來傾聽小朋友的心聲。”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黨總支書記王靜表示比起完美的作品,互動中的笑容更為珍貴,“每一次陪伴,在傳遞關懷的同時,也讓志愿者們體會到耐心與責任的重量。”復旦大學兒科醫院社會工作部主任傅麗麗稱贊道:“在一次次活動中,兩校的老師們結合自身特長與愛好,為患兒們提供更專業的志愿服務;同學們在心中種下志愿服務的種子,讓患兒們擁有了更美好的記憶。”
自2023年至今,實驗西校、古美學校師生志愿服務隊已開展服務50余場次,近400人次參與其中。2025年,兩校將持續深化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推出更多特色活動,讓“童樂園”的故事不斷續寫新篇。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平凡善舉匯聚微光,讓志愿精神在“童樂園”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圖文: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上海市古美學校
編輯:陳怡婷
初審:林心怡
復審:何婷婷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