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的警告像一盆冰水澆在全世界頭上——西方正把戰爭當退燒藥,企圖用熱戰給經濟危機降溫。
這個結論并非危言聳聽:當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45%關稅的政策讓本國海關系統當場崩潰,當6架B-2隱形轟炸機殺氣騰騰地進駐印度洋軍事基地,當白宮連續三個月對伊朗發出"史無前例的轟炸"威脅,全世界都該明白:美國這架失控的戰車,正試圖用戰火掩蓋國內的爛攤子。
扎哈羅娃的話戳中了西方政客的心病。他們面對經濟困局時,第一反應不是改革內部制度,而是把危機包裝成地緣沖突。就像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催生了納粹德國的擴張,如今美國也在復制這套劇本:特朗普政府把制造業空心化歸咎于中國,把能源價格飆升甩鍋給俄羅斯,甚至把中東亂局說成伊朗的"核威脅"。
這種轉移矛盾的套路,本質是用外部戰爭的硝煙掩蓋國內治理的無能。更諷刺的是,美國海關系統在加征關稅后直接癱瘓,導致海量商品免稅入境,這場鬧劇把所謂"經濟振興"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但真正讓全球神經緊繃的,是美國對伊朗的軍事冒險。從波斯灣到阿曼灣,美軍雙航母戰斗群游弋,B-2轟炸機在迪戈加西亞島待命,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直言"這是向伊朗釋放信號"。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把戲,本質是用戰爭邊緣政策逼迫對手讓步。然而伊朗不是軟柿子:他們在南部部署了RAAD防空導彈系統,把Sayyad-3導彈對準美軍基地,甚至公開宣稱"整個地區都會陷入火海"。
更關鍵的是,伊朗背后站著俄羅斯和中國——扎哈羅娃明確表示,任何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都將觸發"雙重回擊"。
美國的算盤打得很響:通過制造中東動蕩推高油價,既能讓能源巨頭賺得盆滿缽滿,又能削弱競爭對手的經濟。但這套老把戲在21世紀已經玩不轉了。2025年的全球格局早已不是美國一家獨大:中國用墨西哥大豆替代美國農產品,俄羅斯用盧布結算打破美元霸權,印度甚至敢在聯合國公開反對美國制裁。
更要命的是,波斯灣每天有2000萬桶原油流經,美國若在此點燃戰火,全球石油供應鏈必然斷裂,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連沙特都在偷偷和伊朗談判。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卻又充滿諷刺。當年美國靠一戰二戰大發戰爭財,如今卻想用同樣的手段轉嫁危機。但時代變了:當中國的光伏組件覆蓋全球,當俄羅斯的高超音速導彈突破防御,當伊朗的無人機蜂群技術成熟,美國的軍事優勢正在被新技術瓦解。更滑稽的是,美國海關系統崩潰暴露了其行政能力的低下,這種"草臺班子"根本支撐不起一場現代戰爭。
現在的問題不是美國敢不敢打,而是全世界能不能阻止它。扎哈羅娃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敲響了警鐘:當一個超級大國把戰爭當兒戲,當政客用民眾的血汗錢填補資本的窟窿,當所謂"國家安全"淪為掩蓋腐敗的遮羞布,整個世界都站在懸崖邊上。
如果美國真的對伊朗動手,那將不是一場局部沖突,而是全球秩序的重新洗牌。到那時,所有國家都將為美國的瘋狂買單——包括那些躲在華爾街辦公室里數錢的戰爭販子。
這場危機的根源,在于西方政治體制的潰爛。當選舉政治淪為資本的游戲,當政策制定者只關心下一屆任期,當社會矛盾無法通過和平手段解決,戰爭就成了最后的選項。但歷史無數次證明,靠戰爭續命的帝國,最終都會被自己點燃的火焰吞噬。
現在,全世界都在看著美國——是懸崖勒馬,還是縱身一躍?這個選擇不僅關乎美國的命運,更關乎人類文明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