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的敘事還是太缺年輕感了。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領域 |在線旅游
01
最近旅游圈里有件事挺有意思,就是虞書欣成了飛豬的全球代言人。
我其實一向不怎么關注娛樂圈,但這居然都能讓我刷到,當時還差點看成虞書欣帶隊去旅游。
當時一懵,這虞書欣怎么突然改行當導游了?
你還別說,她這氣質挺適合,毫無攻擊性的甜妹畫風,而且往哪里一站都能出片。
但我隨后一想,對啊,虞書欣做旅游企業代言人,那可太有優勢了,她的人設是“元氣少女”,現在的00后迷得都不行。
一些酒店的中高層也覺得飛豬這回動靜挺大。雖然不追劇也過了追星的年紀,但沒關系啊,畢竟給我們中年男人的感覺都太青春了......
根據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數據,虞書欣2024年商業價值已突破5億元,代言覆蓋美妝、快消、奢侈品等12個領域,現在旅行領域她也來了。
那么,收效怎么樣呢?
恰好,飛豬內部朋友多,一個“內線”和我小窗私聊時有點激動,他說,虞書欣當代言人那天,熱搜一屏就有三四個,App下載量一下子漲了幾十個百分點。
流量不會撒謊啊。
那么問題來了,你能接得住嗎?
果然,很快我們就看到,飛豬上線“51跟著虞書欣去旅行”,火車、機酒、租車各種券滿天飛。
更炸裂的還在后面,飛豬直接給虞書欣搞了一架航班出來,名為“欣動航班”,結果#成為飛豬代言人將擁有一架飛機#又開始在微博、豆瓣上引來大討論。
我光看這群情雀躍的架勢,虞書欣粉絲不高低得買張票啊?這真讓我說中了,下一步,虞書欣當導游感覺真的不遠了。
或許哪天,我們真能在機場看到“虞書欣值機口”,郵輪上看到“欣欣出發號”,甚至,在飛豬App點開機票搜索,“虞姐推薦航線”赫然在前,你一不小心點進去了,頁面飄出一句話:“本次航班由虞書欣親測推薦,舒心起飛。”
千言萬語,回到根上,飛豬這個時間節點代言人請的挺值。五一提前爆量和明星效應的疊加效果拉滿了。
家境優渥的上海小囡遇到了國內最年輕、最有個性的在線旅游平臺,你的寶遇到了你的出門App,干柴遇烈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02
虞書欣“帶鹽”飛豬這事,仔細想想也算得上雙贏:跟常見的精致商旅型男星代言人不同,飛豬在年輕人的圈層里狠刷了一波好感,“95花”正式在旅游行業打響了名號。
要知道虞書欣之前,我們幾乎很難能想到在線旅游行業這些年請過什么能刷屏的明星代言,要么就是記不住。大家都是苦哈哈地找客戶,雖說生意還行,但總給人感覺短了一口氣。
而這兩年游客也越來越精,自從跟團游徹底崩了以后,這屆年輕人甚至是最國內難搞的一波群體。可能有朋友會問,搞定年輕人這個話題在圈里也談了很多年,為啥我們的品牌營銷沒刷屏呢?
據我觀察,虞書欣的人設是多面的:有綜藝感、輕松幽默,不端著不高冷,但這些特質正好與年輕人追求自由、多元、個性化的旅行態度相契合。
公開資料顯示,虞書欣全網平臺粉絲數超過4300萬。飛豬通過代言,借力她的社交屬性和多元人設,繼續把自家品牌的“年輕感”往上推了一層。
虞書欣微博粉絲2885萬
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合作方,告訴今天的年輕人“我懂你愛什么”,已經贏了。
粉絲經濟要轉起來,不止要有明星,還要有情緒價值。選誰、代言什么、在什么場景合作,考驗的是你對“粉絲喜歡TA什么”的理解。這年頭,選錯代言人“翻車”的代言還少嗎?
而飛豬不止在選人上眼光刁鉆,跟一眾“藍白配”截然不同的嫩黃色,不僅用到了開屏、社交話題上,還加上了“包機”的陣仗、交通樞紐的巨幅廣告。除了天然的視覺沖擊力,更有意向用戶和行業亮了一輪信心。
說實話,在行業里無論攜程、去哪兒還是美團、同程,大家都在拼命講戰略、講產品,這都沒錯,但我還也挺希望能看見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因此,不是說請明星代言是未來大家要卷的方向,但確實,有點新空氣,容易讓這個行業不那么沉悶。
旅游歸根結底,是一個讓人爽的行業。
你要滿足別人的情緒價格就得給人情緒價值,找明星代言是個路子,找KOL鋪廣告也是,為用戶旅游產品做個性化推薦,利用情感驅動營銷還是。
終歸,我們要給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一個在你這里花錢的理由。
03
快到五一了,很多年輕人又準備出去玩了。
前段時間,我們剛提到,而飛豬的這一代言砸中這個節點,其實也是文旅行業未來營銷趨勢的縮影。
在這個信息流量主導的時代,明星代言人已經不再僅僅是流量的代名詞,而是情感認同的關鍵載體。
如何利用“人設經濟”,讓代言人超越傳統符號成為品牌情感代言人,將是未來文旅營銷的核心競爭力。
這些年,Z世代的消費趨勢表現出強烈的個性化與自主性,他們不僅關注商品或服務的本身,更加重視購買行為中的情感連接與體驗感。
因此,虞書欣代言飛豬這事如果想玩得再大一點,倒也不一定是靠流量一錘子買賣砸出轉化,而是借由這次合作真正驗證一件事——文旅營銷的邏輯,正在從功能轉向情緒,從產品轉向人格。
從社交媒體營銷到明星代言,誰敢說種草經濟學一定不能起飛呢?
當下年輕人旅游消費的決策鏈,正在被情緒價值重新編碼,未來不是哪家OTA比價更快、套餐更全,而是“哪家能讓我更有代入感、情緒共鳴、身份認同”。
說白了,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我們去哪兒”決定了流量,接下來的十年,可能是“我們跟誰去”決定了轉化,這就是“旅游社交經濟學”的魅力。
當然,代言人只是一個入口,如何真正沉淀成用戶關系、旅途體驗和平臺長期價值,還要看平臺后續產品運營的系統能力。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旅游+情緒鏈接”的窗口已經打開了,而飛豬這次是第一個往里探頭的玩家。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國內企業差旅標準下降對酒店業的影響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END ————
歡迎來撩旅界主編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不備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過申請!感謝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