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
文/肖玉城
提起魔芋,人們不自禁地感嘆道,這個“魔”字可真是了不得嘞!
它“魔”性十足,生得既“丑”,又“怪”的,黑不溜秋,坑坑洼洼,而且還是癩七癩八的,也不招人看,如果把它弄破了,沾在皮膚上,立馬產生麻辣火燎的疼痛,“這丑東西它還有毒呀”?更不招人喜歡!魔芋那花花的桿子,活生生得像條菜花蛇兒,不仔細去瞅它,以為是哪條蛇成“精”了呢,頭上頂著一“柄”花“傘”兒,“嗖”地一下子“竄”立起來,不把你嚇一老跳,那才叫怪嘞!
現在,就是這個看著不起眼的丑八怪,那可是“魔”力“爆”發!一轉身就成了能變“錢”的金疙瘩,真是不可貌“相”呀?
這個把人拌著摔跟頭,也不愿意看上一眼的“怪”玩意兒,常生在房前屋后,荒坡地里,路邊石坎子上,任它自生自滅,也沒有人去理它,對它是視而不見的,也就是在過年的時候,人們才會把它想起了它來。
“額,去在坡上挖點魔芋回來,磨點魔芋豆腐,過年湊個菜吃”!
這是它在一年四季之中,唯一有了一次“露”臉的機會。
現在不同了,發現它身上竟藏有許多的營養價值和用途,搖身一變,當即就成了寶貝兒,老百姓就開始對它重視起來,因為它能變錢呀,農村里來錢不容易,把它當作家庭的一個經濟收入來源來種植!
它雖然是“貌”不“驚”人,隨處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一旦在這個地方“扎”下根來,那就會在這個地方,生而子,子而孫地的發展繁衍下去了,這就是它最“魔”性的地方。
老百姓開始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荒坡地里開始大量的種植魔芋,記得當年魔芋規模到頂峰的時候,光蒿子壩一個村就可以賣魔芋二十多萬斤,產值近五十多萬元!
魔芋是一種富含膳食纖維的植物,在食品工業,醫藥工業,化妝品工業,環保工業,化工工業,紡織工業,飼料工業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用途。
隨著它用途不斷拓展,它的身價也是一再漲再漲!
讓人料想不到的是,這個充滿了“魔”性的東西,現在是身價“漲”,產量卻是反而下“降”了,魔芋種植面積,呈現出逐年縮減的現狀,產量一年不如一年。
魔芋,確實讓人們十分的著“魔”!雖然它是個“錢”疙瘩,而且生性“挑”剔得不得了!以前是它隨意地生長,在哪兒生根,在哪兒都是長得好好的,也沒人去管它,更談不上留意它的生長習性了。
它一般生長在海拔六百米以上半高山以上地區,植株和塊莖水分含量在90%以上,屬于半陰性植物,喜溫暖,怕高溫,喜濕潤,怕漬水,喜光照,怕強光!喜歡“松軟”的土壤,怕土壤“板結”。
如果沒有在林下或農作物套種半蔭蔽條件下種植,它的植株在連續十九天三十度以上高溫下,植株內水分蒸騰發熱,灼傷了魔芋植株表皮,就會發生魔芋軟腐病而減產,甚至是絕收。
所以說它“魔”性,在人們沒有發現它的價值的時候,它是“魔”力無邊,溝邊,路邊,荒坡,草叢,一蔸蔸,一壟壟,長的是那個生機盎然!
魔芋確實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性價比相當的高,和其他經濟作物相比較,它的投入少,產出高,但是,它的“難”點在于同一塊地里,不能連茬種植,連續種植就會發生嚴重病害,沒有產量。
這就是人們最為頭痛的地方,不把它當回事兒的時候,它是肆無忌憚地瘋狂生長!把它當“寶”兒一樣捧著的時候,它卻是一反常態,恃“寵”而驕,反而變得“嬌”弱起來了,是極其難以侍候,什么軟腐病,白絹病,根腐病,這病,那病的,一股腦兒涌上來……讓人們對“它”心生敬畏,望而生嘆!
盡管人們逐漸摸索出它的生長習性,想盡辦法為它創造適應它生長的環境,選擇林下種植,農作物套種等模式來種魔芋,為它遮陰避光,也沒有解決它生長過程中帶來的根本問題,所以產量還是上不去,要想規模生產,人們的心里是十五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還不敢舍本去投資。
工業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農業格局和寧靜,經濟水平快速地提高起來,年輕的人們逐利而“動”,向“錢”而行。
農村不再是年輕人的夢想,也不是年輕人立足的根本了,就業也越來越多元化,不想在農村守著這個“金疙瘩”過日子,他們向往的是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社會繁榮,穩定的經濟收入,鼓起了他們的腰包,在城市霓虹燈下的繁華中,找到了自信,而且,還超越了自我。
傳統農業下的小農經濟,不知道落后了工業經濟多少倍?一直停留在成本線上下,魔芋這個金疙瘩,雖然能變錢,已經不能撐起農村經濟這片天地了。
年輕人從容地走出農村,進入城市和工廠,開啟屬于他們自己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時代,留下來的那些中老年人,也落寞地搬出了那些山溝溝。
農村不再繁華!沒有幾個人,能像老肖那樣苦苦地堅守著自己的那一片天地!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要回到山溝溝里頭,去蓋個小農房,建圈舍,搭雞棚子,種魔芋,養豬,養雞子!
如今,魔芋雖然是“魔”力強悍!“魔”法無邊,身價不降反增,一路高漲!用途和領域也在不斷拓展,但是,也經不住人們對它是漸漸的冷落!在工業化,城鎮化的一路高歌下,大山深處,山溝溝里頭,已經沒有了人家住戶,少了人來人往的身影,魔芋,縱然是“魔”法無邊!也無可奈何的,慢慢淹沒在農村的樹林和荒草叢中了。
【作者簡介】
肖玉城,陜西平利人,在《陜西農村報》《安康日報》《平利文學》等報刊發表散文若干篇。
?肖玉城的作品集
==入駐作者==
劉 云 | | | | |
持續更新...... (排名不分先后)
主辦|遙望五峰文化傳媒工作室
郵箱|akwt@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