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熏的春天
文/汪賢莉
青杏小時,我們上了那一面春山。所有的花事都像一場趕集,趕著,趕著,就謝了,在樹林掩映的農家屋頂上,飄零的落花撒了一層,院壩的角角落落,都是花的心事。
唯獨那櫻花,肆姿開放,把所有的粉,所有的紅,都拼命的擠出來,把這一春山熏染得嫵媚至極,即便是干活兒的農夫,也忍不住抽一袋煙,停留片刻,看那櫻花與春天是怎樣站排在一起。
我們在花叢中,把櫻花摘了一朵又一朵,插在頭上,想那十八歲的花季,不覺嘴角輕輕上揚。好似那些久遠的時光,忽的一下便出現在眼前。
來到一片豆莢地,順著秧子摸了幾個飽滿的豆莢,用手搓了搓,偷偷的塞進嘴里,很嫩,滿嘴青草味兒,我們還生怕別人看見。我說這叫吃春,吃了它,今年的春天真的就記住了。
也許這還不是吃豆莢的時候,碗豆花開得正旺,有白色的,也有粉色的,在青翠欲滴的葉叢間,三三兩兩的點綴,便覺這大片的綠一點兒也不單調。彩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而停歇,時而翩翩弄舞,把花的心事軟成一潭綠水,在陽光下嬌羞的點頭,會意著笑。
不遠處,人家院落邊,站著幾個人,正面對這一春山,似指點著什么。
踩著青石板,我們想探尋那一戶人家。
古樸的房屋,半掩著,一方石桌,若干石椅,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有三三兩兩的人,路過,走遠,轉眼又消失在叢林中。也有想駐足凝聽山的聲音的人,便坐在石椅上,任山風吹亂了碎發,閉了眼,若有所思的沉浸其中。我們不打擾他們,沒有問候,只是靜靜地站在林中,其實,我們都是在畫中,這畫叫自然。
挺拔而蒼翠的大樹,在山上隨處可見,仰頭,只見它伸出千萬手指,把陽光分解得絲絲縷縷,我們渾身都沐浴著斑駁的陽光,帶著山的味兒,傾醉于這片林中。
風很軟,帶著綠的氣息,在我們微微汗意的發絲上,輕輕撥弄著,像生怕弄疼了山的肌膚。
閑坐下來,靜靜的,不說話,微閉雙眼,只覺自己也是山中的某一朵花,某一株樹,或一棵草,只等踏春的人,看花的人左右顧盼。
沿著這個石階,可以通向這面山的任何地方,你可以隨時出發,隨時都能把春尋回家,如同你對著蒲公英,輕輕一吹,漫天飛舞著的,一定是你神定閑情時的幻想,你幻想著,在你的精神小屋里,滿滿的灑著陽光,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山上有個書屋,我隨手取了本《人間草木》,在書屋后面的那塊油菜地看起來,油菜花開得正黃,書中的文字與花共鳴,它們都是有感情的。同伴看到這一幕,偷偷地拍人,拍花,也拍自己。
山中的美食,基本都是就地取材,開民宿的老板,他們能變著花樣給你安排,把你的味蕾留在山中,把最好的心情留在這片花海中。
四月的一天,我們上那春山,踏青,擺拍,賞花,吃美食,忘記人到中年的多重責任,忘形的走回斑駁的青春,在那櫻花紛飛的春天里,安享歲月里一段輕奢的光陰。
【作者簡介】
汪賢莉,平利縣城關初中語文教師,陜西省教學能手,平利縣第十屆政協委員,安康市作協會員。閑暇時,用一顆柔軟的心,讀讀書,寫寫文字,在安靜的歲月里,種桃種李,種春風。
?汪賢莉的作品集
==入駐作者==
劉 云 | | | | |
持續更新...... (排名不分先后)
主辦|遙望五峰文化傳媒工作室
郵箱|akwt@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