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跟兄弟無關。
這兩周,京東和美團在外賣行業展開大戰,你來我往,又是公告檄文,又是火鍋喝酒,看得眼花繚亂。
,但是很多人直接不看,盯著一個問題,顛過來倒過去,后臺回復得有點煩了,直接開一帖吧。
這次京東美團大戰的引爆點就是:
騎手的待遇。
很多網友都認為,一方把騎手當兄弟,一方把騎手當冤種。
輿論下沉至此,也有點難評。
其實,好多年前就討論過了,核心問題就是:
外賣商業模式的問題,跟兄弟沒什么關系。
很多人不愿攤開說,寧愿吃流量饅頭,我是看得有點煩了,今天來說一下吧。
外賣行業的核心問題就是:
你愿意為送餐服務的人工成本付費多少?
人工成本有兩塊:
勞務費+用工費。
勞務費就是配送費,目前看,一單在3-4塊。
國外是多少?
我問了DeepSeek拿到的數據是:
一單10-15美元,其中可能會包含5%的小費。
即使不換算匯率,美國的人工價格也比中國高,問題來了?
這部分高出的價格,誰來買單?
其實,美國的小費制度,已經很明白了,就是消費者買單,補貼給騎手,因為誰有需求,誰付費。
即使不換算匯率:
國內點外賣的消費者愿意每單多出10塊給騎手嗎?
再來說第二部分,用工費。
按說要企業來承擔,看個數據:
京東給員工每年交的社保成本是4.4萬,我們取個整,一個騎手一年社保費用是4萬。
美團有750萬騎手,其中有100萬名穩定高頻的騎手,如果網友不較真的話,兼職騎手就不交社保了。
那一年的社保成本是:
440億。
我們來看美團一年的凈利:
凈利是232億。
把公司賣了都負擔不起,那這部分成本誰來承擔,平臺承擔嗎?平臺和消費者一起承擔嗎?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消費者承擔。
200多億的成本攤到每一單里,消費者答應嗎?
如果答應每單增加5塊錢成本,就萬事大吉了,如果不答應,外賣行業就不存在了。
現實是:
不可能啊。
為什么不可能?
因為消費者負擔不起。
為什么消費者負擔不起,而歐美的消費者就負擔得起?
這不就是發展模式和發展階段的問題,這不就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源所在嗎?
接下來還用說嗎?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行業或者企業的問題,這就跟現在說:
為什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一樣的。
你的消費者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你的經濟活動建立在低成本的人工之上,外賣行業只能這么搞,否則大家都沒得玩。
成本打不平, 可是需求很旺盛,怎么辦?
商業模式變通,全職改自雇,再加一些兼職。
這個模式能行得通,說明有關部門是認可的,因為可以帶來1500萬的就業,而且自雇是可以自己選擇是否繳納社保的。
近年來,國家一直鼓勵騎手自己繳納社保。
很多人搞不懂,自雇是這種發展階段折中權衡的用工模式,即保證了就業,又減少了成本,使得外賣行業可以跑下去,否則就沒有這個行業了。
這不是你喊兄弟就能解決的:
企業光喊口號,1500萬騎手,就算只有500萬全職,哪個企業能負擔這么多全職?
某企業一次招10萬名全職,相對于1500萬,150分之一,沒什么意義,而且它旗下也有百萬兼職騎手,這個很多人好像不知道,為什么不一次性轉成全職,因為根本搞不下來啊。
最后:
只能靠數以億計消費者才能負擔,需求上去了,消費者有錢了,人均月入2萬了,還在乎每單多出5-10塊嗎,這事就解決了。
這不就是發達國家的情況嗎?
根子在大家要有錢,現在的問題是:
一群人喊打喊殺,要把這個折中的商業模式給打沒了,反而會導致更多人賺不到錢。
希望這次大戰,適可而止吧,現在已經兩敗俱傷了。
把問題交給時間,困難要在發展中解決的,而不是一味道德綁架。
我相信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都會慢慢改善的。
就這樣。
接下來要救誰,不是房地產?
重磅會議在即,各種前瞻,各種信號,還有人喊出救樓市,不過最近兩天密集的政策,看出點跡象:
要救的其實是它?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