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盼的“健康職場”終于要來了。
近日,小紅書宣布取消“大小周”,五一假期之后執行。作為頭部互聯網企業,小紅書并不是第一個取消“大小周”的企業,快手與字節跳動已于此前相繼取消“大小周”政策。
延伸閱讀:什么是“大小周”?“大小周”是一種工作時間安排方式,在一些互聯網、科技等行業較為常見。“大周”指的是一周工作6天,通常是周一至周六上班,周日休息。“小周”則一周工作5天,周一至周五上班,周六和周日休息。
頭部互聯網企業陸續取消了“大小周”,回歸“健康職場”,到底是為哪般?背后有何深層含義?取消大小周會影響到互聯網企業員工的收入嗎?這些問題成為當下網友最為關心的問題。
分析來看,頭部互聯網企業陸續取消“大小周”,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從大局出發,響應社會呼吁
996,007,加班是福報,這些加班文化率先從頭部互聯網大廠流行開來。互聯網企業是加班的重災區,也是職場內卷的“沼澤地”。解鈴還需系鈴人,現在國家加強對超時加班的監管,倡導“健康職場”理念,頭部互聯網企業理應率先響應國家的號召。這既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頭部互聯網企業減輕輿論壓力的必要動作。
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職業倦怠
長期的“大小周”制度,已經導致員工疲勞,工作效率降低,員工健康與滿意度下降,引發了離職潮。頭部互聯網企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效率優化比加班更重要,單純延長工作時間并不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反而可能降低創新能力和工作質量。
例如,從“工時崇拜”轉向“效能革命”后,字節跳動動用OKR替代KPI,美團推行結果導向的彈性打卡。數據顯示,取消大小周的企業員工效率提升22%,創新提案增長38%。
可見,取消“大小周”,企業管理理念得到了轉變,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員工幸福感,減少職業倦怠。
三、提高人才市場競爭力,樹立企業形象
雖然互聯網大廠是許多大學畢業生爭相競聘的企業,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勞動法的遵守情況。于是就有了“標注‘雙休’的崗位簡歷投遞量高出37%,00后求職者甚至要求將‘雙休’寫入合同”的現象。
這種人才市場的新情況,警醒企業需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通過改革勞動制度吸引人才,回歸對“人”的關注,注重保障員工的休息權。這會倒逼企業優化管理,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與滿意度,形成企業與員工的良性互動,從而提升企業口碑和社會形象。
那么,取消“大小周”會不會影響互聯網企業員工的收入呢?
取消“大小周”,可能會影響互聯網企業員工的總收入,但時薪不會降低,降低的只是加班工資收入。也就是說,員工法定的勞動報酬不會減少,只要正常出勤,企業應按照勞動合同與法定標準支付工資。
以小紅書為例,取消“大小周”后,員工每月少了4天雙倍工資的加班費,薪資總額降幅預計是15%-20%。
但另一方面,取消“大小周”之后,企業優化管理提升效率,增加企業利潤,員工也可能通過獲得更多的績效獎勵從而提升收入數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