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河北張家口的呂權武因持續頭痛就醫,竟被確診為鼻咽癌晚期伴腦轉移。當地醫生坦言無能為力,建議他立即前往北京治療。然而,在京輾轉301醫院、天壇醫院、腫瘤醫院等頂尖醫療機構后,專家們的結論卻如出一轍:"生存期最多半年,化療或許能延長幾個月,但效果無法保證。"
放棄化療,用旅行告別生命
呂權武想起好友因肺癌化療半年后離世的經歷,毅然拒絕治療。"既然時間不多,不如痛快活一場!"他帶著止痛藥,約上好友自駕旅行。兩個月內,他們走遍多地,但病情急劇惡化。抵達鄭州時,他已疼痛難忍、無法進食,甚至出現嚴重便秘,止痛藥也徹底失效。
鄭州求醫,意外轉機
2014年11月10日,在朋友勸說下,呂權武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袁希福院長接診后,為他開具了中藥方劑。"當時只想緩解疼痛,根本沒指望治癌。"呂權武回憶道。然而服藥次日,他竟在登山途中發現全天未疼,這才驚覺:"這幾天只吃了中藥,連止痛藥都停了!"
病灶鈣化,重獲新生
堅持服用中藥三個月后,呂權武的體力、食欲逐漸恢復,頭痛癥狀顯著減輕。2017年3月復查時,腦部轉移灶已鈣化。此后他重返工作崗位,公司經營步入正軌。2024年7月11日,在"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北京站活動現場,康復十年的呂權武專程從張家口趕來,緊緊握住袁希福院長的手:"當年孩子剛上大學,我疼得想輕生,連止痛藥都是求人開的……沒想到中藥不僅止了痛,還救了我的命!"
十年感悟:傳遞希望的使者
如今,呂權武常將自身經歷分享給病友。在大會現場,他指著手機上保存的2017年鈣化檢查報告感慨:"西醫判我‘三個月’,中醫卻給了我十年。這不是奇跡,是袁院長和傳統醫學的力量。"據與會專家透露,呂權武的案例已被納入"中晚期腫瘤患者長期帶瘤生存"研究課題,為鼻咽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