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簡盈財觀
公眾號/Jian Ying Cai Guan
作者/齊思
編輯/FENGLING
2025年一季報新鮮出爐,中國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排名也出來了。
首先,從2025年一季度末非貨管理規模來看,新一輪洗牌仍未停止。
其次,在一片規模“縮水”中,中歐基金和富國基金實現逆勢增長。
另外,指數基金規模爆發,強者恒強趨勢更明顯。
百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數量銳減,目前已不足百人。
最新非貨規模TOP50
1)TOP10最亮眼的是富國基金,TOP20中,最亮眼的是中歐基金。
富國基金,非貨規模一季度逆勢增長,增加了218.68億元,座次上升1名。
一季度,富國基金規模增長仰仗ETF,ETF規模悄然增長263.43億元。
中歐基金,單季度增長380億元,增幅高達13%,排名從第19位升至第17位。
以主動權益見長的中歐基金,此次彎道超車是靠固收產品。
一季度,中歐基金債券基金規模增長了254億元,權益類基金規模增長超70億元。
另外,
景順長城一季度非貨管理規模增長超過100億元,其中ETF業務規模增長近60億元。
很明顯,規模漲得比較快的幾家公司,都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2)TOP10中,8家機構一季度規模大“縮水”。
前三家易方達、華夏基金、廣發基金較前一個季度分別下降219.75億元、346.38億元、120.24億元。
除了華夏基金外,嘉實基金、博時基金,非貨管理規模整體下降超300億元。
南方基金、華泰柏瑞、招商基金,非貨管理規模下降均超百億。
其中,
嘉實基金下滑的規模最大;縮水主因是債券基金(少了295.30億元)。
博時基金規模縮水也是因為債券基金,一季度減少了392.98億元。
3)財通基金規模縮水300億,排名下降15位。
財通基金,一季度債券基金規模下滑了301.04億元,導致非貨管理規模僅剩536.43億元。
4)TOP50中,規模縮水超百億的還有:
交銀施羅德、財通證券資管、國聯基金、銀華基金、國投瑞銀、信達澳亞、浦銀安盛、華商基金、長盛基金、萬家基金等。
最新指數基金規模TOP20
1)指數基金強者恒強趨勢更明顯,首尾規模相差巨大。
2)華夏基金指數基金規模上7000億,易方達將差距縮小到200億以內。
3)華泰柏瑞規模近4500億元,南方基金規模近3500億,分列第三、第四名。
4)嘉實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總規模在2000-3000億梯隊。
5)天弘基金、國泰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博時基金、華寶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八家機構在千億梯隊。
超200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一覽
1)全市場管理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仍是易方達張坤,規模重回600億元。
2)管理規模超過30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有8人,分別是劉彥春、葛蘭、謝治宇、蕭楠、張翼飛、劉格菘、胡昕煒和周蔚文。
3)另外,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還有83人。
目前,全市場的百億級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只剩92名,已經不足百人。
PS:如果您想要看全部187家公募基金的最新排名,可以關注公眾號【簡盈財觀】,后臺回復“中國公募基金最新排名1季度末”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