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接到總司令部命令北撤的志愿軍第九兵團遭逢大難,被早有準備的美國軍隊團團包圍。
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機,第九兵團的十萬將士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全殲。
事關重大,彭總司令員不敢獨斷專行,第一時間就把消息上報給了北京方面。
毛主席接到電報后臉色鐵青,對著朝鮮地圖沉吟片刻,然后突然下達了放棄突圍的命令。
毛主席為什么要讓第九兵團放棄突圍,難道事情真的已經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嗎?
折戟沉沙的麥克阿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以后,南朝鮮李承晚政府根本就不是北朝鮮金日成父子的對手,在正面戰場上被打的節節敗退。
整個朝鮮半島被共產主義勢力所占據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所以杜魯門操縱聯合國通過決議,于1950年7月7日組成了“聯合國軍”,正式插手朝鮮內戰。
當時“聯合國軍”的總司令是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作為曾經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克阿瑟在美國軍方的威信和能力都是頂尖的。
讓這樣的一個人來朝鮮戰場上攪風攪雨,可見杜魯門政府的狼子野心有多大。
美克阿瑟非常崇拜個人主義,對戰爭有著病態的癡迷,因此他上任之后一力主張擴大侵朝戰爭。
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目的,麥克阿瑟還專門跑到了臺灣,和蔣介石磋商所謂的“軍事防衛問題”。
最后在麥克阿瑟的極力鼓動下,美國政府以挽救李承晚政權為借口,最終走上了擴大侵略戰爭的道路。
當時的美克阿瑟非常狂妄,完全不把武器裝備落后的朝鮮和中國放在眼中。
他曾在1950年10月4日美軍越過三八線之后公開表示:“我認為到感恩節,正規抵抗在整個南北朝鮮就會停止。”
美克阿瑟瘋狂的軍事行動嚴重威脅到了新中國領土的安全,所以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決意派兵參戰,抗美援朝。
從尸山血海中一路走過來的彭總司令早就看美克阿瑟不爽了。
所以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之后,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第一次戰役。
中國軍隊所爆發出的強大戰斗力是美克阿瑟和美國軍隊萬萬沒有想到的。
猝不及防之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損失慘重,有至少1.5萬人被我方全殲。
美克阿瑟把這次失敗歸咎于準備不足,完全沒有吸取任何的教訓,這給他接下來的繼續慘敗埋下了伏筆。
彭總司令的指揮能力已經到了化境,一看美國方面反應遲鈍,他當即就指揮部隊又發動了第二、第三次戰役。
接連三次酣暢淋漓的大勝后,損兵折將的“聯合國軍”只能灰溜溜的退回到了三八線附近。
雖然戰場上輸的體無完膚,但麥克阿瑟的嘴依舊很硬。
他不但聲稱要把戰爭擴大到中國沿海地區和內地,還威脅在必要的時候將會動用核武器。
中國政府最不怕的就是這種“紙老虎”,所以毛主席面對記者毫不客氣的說道:
“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看誰怕誰!”
美克阿瑟這一頓拙劣的操作讓美國政府非常的被動,于是杜魯門于4月11日凌晨發表公告解除了美克阿瑟的指揮權。
麥克阿瑟離開之后,他留下的這個爛攤子誰又能替他收拾呢?
兇殘狡詐的接替者
撤掉不聽話的美克阿瑟之后,杜魯門其實也很頭疼,不知道應該讓誰去接替“聯合國軍”的總司令。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白宮智囊團向他推薦了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馬修·邦克·李奇微。
已經被朝鮮戰爭搞得焦頭爛額的杜魯門實在沒有更好的人選,最后不得不通過了這個提議。
因為李奇微在菲律賓的時候就是美克阿瑟的下屬,深受他的信重,所以起初杜魯門并沒有對這個新司令抱有太大的期望。
但結果李奇微上臺之后推出了“磁性戰術”和“絞殺戰術”,利用美軍火力強大的特點,很快便止住了“聯合國軍”的頹勢。
這讓杜魯門大喜過望,開始全力支持起了李奇微。
李奇微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相對于美克阿瑟,他是一步步從基層軍隊中走上來的,更加的務實。
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他從沒有得到過太好的機會,一直到49歲的時候,才因為攻入德國被授予了中將的軍銜。
要知道那可是戰爭年代,30歲的將軍比比皆是。
他曾經的上司美克阿瑟39歲的時候就當上了西點軍校的校長,50歲的時候已經是四星上將。
朝鮮戰爭爆發以后,綽號“斗牛犬”的沃爾頓·沃克輕敵冒進,因車禍喪生。
這才讓李奇微得到頂替沃爾頓·沃克成為了美國第八集團軍的司令。
大器晚成的李奇微不愛夸夸其談,反而非常喜歡親臨前線指揮。
對戰場局勢的清晰把握讓李奇微的指揮得心應手,多次重創朝鮮方面的軍隊。
有了“聯合國軍”的最高指揮權,李奇微心中的一些想法終于得到了實現的機會。
那段時間他有針對性的調整了戰略戰術,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方面的軍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因此在之后的第四、第五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損失比之前大了很多。
作為對手,彭老總都曾經感慨,說光是論指揮才能,李奇微要比美克阿瑟高明得多。
李奇微的異軍突起讓杜魯門政府看到了“光榮停戰”的希望。
因此美國五角大樓授意李奇微,讓他想辦法殲滅一支中國軍隊,這樣他們在談判的過程中就能夠更加的有底氣。
接到命令后李奇微當即就展開了布置。
這一次他能夠火中取栗,在彭老總的眼皮子底下有所作為嗎?
精心為中國軍隊準備的陷阱
和中國軍隊打了一年多的仗,李奇微非常清楚他的對手有多么的難纏。
說實話一開始他完全沒有任何的信心能夠完成五角大樓交予的任務。
雖說信心不足,但李奇微一直都沒有放棄,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將軍不愿意打勝仗。
這天李奇微正在復盤之前發生的所有戰役,突然他的眼前一亮,高興地差點蹦了起來。
李奇微之所以如此的失態,是因為他發現了中國軍隊的一個巨大“短板”。
這個短板就是中國軍隊的后勤補給不足,在戰場上的攻勢最多只能持續一個禮拜左右。
之前的很多次戰斗,中國軍隊明明已經完全占據了上風,只要繼續進攻,就一定能夠進一步擴大戰果。
但結果每一次中國軍隊只進攻差不多一周的時間就會主動停止,拱手把大好的局面放棄掉。
在前線的時候李奇微就曾發現過這個問題,但當時他以為這是中國軍隊害怕遭遇埋伏,再加上機動性能不強才不得已做出的取舍。
現如今可以參考的數據多了以后,李奇微才猛然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中國軍隊謹慎,而是他們的后勤有問題,完全無法支持長時間的作戰。
發現了這一點后,一個大膽的殲敵計劃在李奇微的腦海中形成。
1951年4月22日,彭老總下令發動了第五次戰役,決定把“聯合國軍”打退到漢江南岸地區。
雖然早就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但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兇猛的攻擊下,“聯合國軍”應付的還是有些吃力,大片的陣地紛紛失守。
按照之前的規律,這個時候美國人的飛機和大炮應該發揮作用了。
但這一次美軍卻一反常態,不但沒有利用制空權奪回丟失的陣地,反而主動撤退了二十多里。
李奇微這突如其來的操作讓彭老總頓感不妙,當即就下令沖在最前面的第九兵團暫緩進攻,先北撤休整補充。
軍令如山,第九兵團毫不遲疑,在宋時輪司令員的帶領下,開始有序的朝著北面退去。
早就命飛機在空中監視一切的李奇微得到消息忍不住狠狠地揮舞了一下拳頭。
然后他利用美軍機動性強的特點,指揮部隊強行在戰場上進行穿插,將猝不及防的第九兵團十萬人團團圍住。
這突如其來的情況讓見慣了危局的彭老總都感到棘手,事關重大,一時沒有頭緒的他只能把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給了北京方面。
如果第九兵團真的被美國人全殲,這必將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戰爭的最終走向。
所以有人提出,必須要讓第九兵團抓緊突圍,拖得越久,被全殲的可能性就越大。
就在大家都覺得著是最后一條出路的時候,毛主席卻發電報讓第九兵團放棄突圍。
在如此危機的關頭,毛主席為什么要下達這樣一條奇怪的命令呢?
八個字扭轉戰局
美軍的機動性本來就不是中國軍隊所能比的,再加上他們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可以隨時空中支援。
這種情況下陷入包圍圈的第九兵團想要突圍,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真的突圍出來,損失也會大的驚人。
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么唯一的破局辦法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所以毛主席給宋時輪的命令只有八個字:放棄突圍,就地反攻。
經歷過無數次血戰的宋時輪看到這條命令后眼前一亮,第一時間就讓各部隊展開了反攻。
第九兵團將士悍不畏死的突然攻擊讓孤軍深入的“聯合國軍”驚慌失措,有些顧此失彼。
見敵人自亂陣腳,宋時輪決定來個中心開花,狠狠發泄一番之前所受的怨氣。
作為朝鮮戰場上第一個成建制消滅美軍加強團的猛人,宋時輪還從來都沒有打過這樣的窩囊仗。
所以他給各部指戰員都發去了命令,讓他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打疼、打殘美國人。
打近距離的遭遇戰可是志愿軍的優勢,因此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戰場的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為了盡可能減輕第九兵團的壓力,彭老總也發了狠,讓其他參戰部隊全力進攻“聯合國軍”,把美國人牢牢的“釘在”戰場上。
這樣一來到處都在打仗,李奇微也不敢輕易的調兵支援,第九兵團的危局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實確實如此,最后李奇微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第九兵團越戰越勇,把自己精心布置的包圍圈撕了個粉碎,但他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一仗從4月22日打到了6月10日,歷時50天,雙方的傷亡比例幾乎達到了1:1。
雖然沒有徹底的擊潰敵人,但此戰也讓“聯合國軍”不得不轉入了戰略防御階段。
李奇微的“無能”讓美國政府非常失望。
于是1952年4月,李奇微被撤職,“聯合國軍”總司令這一職位由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中將馬克·韋恩·克拉克接替。
克拉克是一個參謀型的人才,根本沒有什么指揮大軍團作戰的能力,所以他上臺的主要任務不是為了打仗,而是主持與中朝方的停戰談判。
1953年7月,他代表“聯合國軍”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至此,這場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美雙方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直接較量,結果美軍輸的體無完膚。
戰后李奇微公開表示,說中國軍隊是最兇狠的斗士,是他這輩子遇到最難纏的對手。
美克阿瑟對此深表贊同,認為只有腦子有病的人才會愿意跟中國陸軍打仗。
他們之所以都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予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當年我們的軍隊打服了這些美國佬,給他們留下了永遠都無法祛除的心理陰影。
如果那關乎國運的一仗我們輸了,如果當時第九兵團沒有反敗為勝,他們才不會這樣說。
強者之所以能夠成為強者,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打敗所有挑釁的敵人。
真理永遠都在槍炮的范圍以內,尊重也永遠都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實力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