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王辰老師青海旅產會游玩地風景(旅拍攝影)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今天我們繼續來聊重大疾病保險的話題。
重疾險的意義
昨天講過:重大疾病不是絕癥,沒有錢才成了絕癥;癌癥不是絕癥,沒有錢才成了絕癥。買重大疾病保險,不是因為我們會死,而是要好好活著。從昨天的數據知道:發病最高的年齡是41歲~50歲之間,而31歲~40歲和51歲~60歲之間,只占了它的一半左右。
這樣看來理賠年齡大概是在45、46歲左右,按照預期壽命,還得活好幾十年,可是已經失去了工作能力收入降低,沒有錢了如何生活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重大疾病的治愈率越來越高。昨天的一系列數據顯示說:器官的移植,癌癥的治愈率,都在不斷提升,也就是重大疾病的存活率越來越高。
從醫療的角度來看,都是有機會存活的,但從財務的角度來看,也許又不得不死,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發明的意義所在。它確保:在醫生能讓病人存活下去的前提下,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確保病人有康復存活的機會,免于金錢的壓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重疾傷害你的財務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說;健康包含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身體健康、社會心理健康和財務健康。
健康是日常生活的根本來源,最基礎的來源就是收入、房屋和食物。我們強調“健康是一切的一切”。我們常說健康是“1”,其余的都是“0”。每天起床上班,都是為了賺取收入,為什么要起床呢?因為我們還健康。如果沒有了健康,生活的基本來源就會受到威脅。健康概念包含了兩方面含義:
第一、身體健康,只要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機會勝任一份工作,賺取一份收入。
第二、財務健康,它是你擁有精神、社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
所以,人生的追求就是:health、wealth、 happiness,這是幸福的源泉。
昨天說過,重大疾病首先傷害的是身體健康,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一定會變壞的,這是必然的趨勢。重大疾病帶來的健康惡化,早晚都會引起病人家庭不可避免的財務惡化,傷害到財務健康––wealth,這些財務問題是十分嚴重的,它對健康恢復也是個巨大的威脅,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病人因為擔心不能承擔責任、支付不起醫療費、還不上按揭貸款,這些會帶來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每年有世界各地許多人,因患病而還不上房貸,房子就被銀行收走的悲劇發生。
每個人都應該很理智地思考一個問題:問自己,如果下一個小時,遭遇了心臟病或腦中風,是愿意失去家庭、房屋,還是失去抵押給銀行的財物呢?
如果你不想賣掉房子、毀掉家庭,甚至斷送孩子的未來去支付醫療費,那么就需要準備一種方法、一個金錢系統來確保,一旦罹患了重大疾病,馬上就有一筆資金可以兌現。
這種方法到目前為止,只有重大疾病保險,所以每個保險代理人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生活當中,她扮演了在我們遭遇重疾災難的時候,唯一能提供資金來支持我們的人,我們要感謝這些伙伴。
什么是重疾險
簡單說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被保險人確診患了重大疾病時,給付一筆大額的急用現金。這筆錢可以用來支付醫療費、后期的康復費用;也可以用來彌補收入損失;還可以用來償還債務比如房貸,或者身故之后作為家人的生活費。
簡單地說:發病早是以小博大,發病晚是強制儲蓄,不發病是天大的好事。所以說重大疾病保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把它定義為賺錢的工具。
醫療費是人生中公認的最大問題,一個病人拖垮一個家的事兒常有,人人都在解決,有的人靠銀行存款;有的人靠家庭親友;有的人靠單位報銷,而保險是一種自助+互助的科學方式,買的時候是自助,用的時候是互助。一個人患了重大疾病,能不能治好是醫療技術水平決定的,是醫生和醫院的責任。而有沒有錢去醫院治,卻是家庭的能力決定的,治就一定得花錢,只有重大疾病保險能確保在患病的時候,一定可以支付一筆保險金。這筆錢如果醫療費有別的報銷渠道,就可以作為康復費用、生活費用,如果沒有,就用來彌補醫療費。
重大疾病保險本身跟重大疾病無關,只是給付的條件是:罹患重大疾病。它屬于約定給付,不要發票。錢給了之后,怎么支配,完全取決于經濟狀況,甚至可以用來置換房屋、購買汽車、作旅游基金,這些都是可以的,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凄慘,它會在我們絕望的時候,給人生帶來新的希望。
重疾險的價值
為什么要買重大疾病保險呢?人這一生,最好健康地活著,即使病了也要爭取活著,即使活不成了,也要讓家人好好活著,這就是責任。靠什么方法實現呢?就是重大疾病保險。既可以兼顧萬一不幸離開這個世界,給家人留一定的生活費;也可以兼顧萬一能活下去,給自己留有生存下去的希望,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的作用、價值所在。
如何用保險解決問題
買不買重大疾病保險和重大疾病本身沒有關系,關鍵看需不需要?用它來解決什么問題?人這一輩子,有些問題是一直都存在的,也必須解決,比如醫療費問題。如果選擇購買保險,需要解決每年幾千元、幾萬元保費的問題。
這對許多人也許會有些壓力。但如果不愿意承擔這個壓力,就必須面對沒有保險,將來某一天獨自承擔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醫療費問題。
今天思考的問題就是:一年幾千、幾萬容易承擔呢?還是將來在生病的時候,承擔十幾萬,幾十萬容易呢?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還是交保費容易,承擔醫療費太不容易。
保險讓你的規劃更有保障
我們所有的失敗,不是因為規劃了而失敗,而是失敗在沒有做好人生的規劃,健康的人生要從規劃開始。買保險就是用有限的金錢(保費)來創造無限的生機;就是用扛得住的金錢(保費)來扛住未來扛不住的風險(醫療費)。買保險就是解決以小搏大的問題、解決風險管理的問題、解決危機管理的問題。
沒有人不買保險,每個人都在買保險。人這一輩子都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有的人拼命賺錢在銀行拼命地攢,也是攢著怕將來萬一生病了準備的醫療費;有的人炒股票,希望把手里的錢炒多了,將來生病就不怕醫療費了;有的人靠家人承擔將來生病的醫療費;也有的人指望朋友……
經過仔細的分析,還是商業保險這種自助+互助的方法更可靠一點。無論做什么選擇,都是有代價的,如果仔細了解了解,學習重大疾病保險的價值所在,就不會那么糾結了。選擇一份保險就等于選擇一份安寧。
有人跟代理人伙伴說:“我們單位的醫療費都報銷,即使生了大病都報銷。”過去像軍人、教師、公務員、醫生能做到這一點,現在的改革將來也許不能完全報銷。假使真的都報銷了,跟重大疾病保險也沒有矛盾。沒有規定重大疾病的賠償金是專門用來支付醫療費的。
重大疾病保險是約定給付,買多少賠多少,不管花多少,不要發票。所以即使一個人醫療費都報銷了,但假如他有債務在身,比如貸款買了房子,做生意抵押貸款,那就必須思考:如果還不上貸款,房子、抵押物就會被銀行收走。這時保險公司賠的重大疾病保險金剛好把貸款還上,保住財產,讓病人在床上沒有更多的壓力和糾結。
即使醫療費都報銷了而且也沒有債務,可是攢了一輩子的辛苦錢,因為患了重大疾病,比如癌癥、心臟病,躺在床上慢慢地把自己的積蓄都送到醫院,我相信許多人都會崩潰。保險公司賠的重大疾病保險金,可以用來解決康復費用,用來彌補收入的損失,讓我們在病中依然享受著正常人的生活,讓家人不至于陷于絕望。也就是人在受傷的時候,不要讓錢再受傷了,這就是保險的魅力所在。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雖然重大疾病保險的治愈率越來越高,但是依然也會有人最后離開這個世界。有人說“死了才給錢,給錢有什么用呢?”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一個人得病了,“嘎”的一聲就死了,那是一種幸運、一種幸福,可是許多人都是拖拖拉拉了好長時間,才離開這個世界。
在生病的過程中,耗盡了家里的財富,所以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如果有一筆保險金賠償,讓家人可以把債務還清了,給家人多留一點生活費,讓家人在絕望的時候又看到希望,這對誰都沒有傷害。所以保險本身沒錯,錯的是我們的觀念,有了保險,生活會更加美好!
上面講過重大疾病保險金可以用來償還房貸。許多人乍一聽到一愣說:“怎么能還房貸呢?”前面說過“保險就是錢”,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生大病的時候,一定會給付的一筆保險金。它不像醫療保險,有損失才有補償,有花費才有報銷,必須要票據,不能多得。
重大疾病保險買多少保額就得賠多少保額,有幾張保單,就得賠幾次,在幾家公司買的,都得賠。錢給了之后,我們就是錢的主人,想用這筆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保險金給我們帶來什么
保險可以把悲劇變喜劇,把意外變驚喜,本來罹患了重大疾病是個悲劇,如果賠付的重大疾病保險金足夠多,單位的福利又把醫療費都報銷了,這筆錢正好可以還上原本要還幾十年的房貸;想換個更好的房子,這回也有能力了;喜歡車的朋友一直舍不得買,這次也可以買了;喜歡旅游的人可以走遍世界了。
上帝用疾病警告我們:生活是寶貴的,生命是寶貴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還等待什么呢?有了這筆錢,就可以瀟灑地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價值的另外一層含義。它給的錢(保險金)改變了我們對人生的看法。
前邊說過,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不是因為我們會死、會患病,而是想活得更好。買重大疾病保險,就是在罹患重大疾病的時候,在金錢上不匱乏,這筆保險金能幫助獲我們得生存的機會。重大疾病保險的重要性:就是避免在患病的時候,因財務的惡化而帶來的疾病惡化導致的一系列惡性循環。所以說,重大疾病保險不但能做到經濟上的補償,更重要的是能發揮心理的治療作用。
有保險和沒保險的區別
現在描繪一下:擁有重大疾病保險的人和沒有重大疾病保險的人,同樣是花了100萬的兩個病人不同的結局。
設想第一個場景: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才在銀行攢了100萬的老爺子,突然因腦溢血被送到了醫院,經過幾天的搶救終于醒過來了,花了50萬。兒子到醫院去看父親說:“爸,您醒了?錢夠用了,您安心養病啊,還有50萬呢!”老爺子一聽到這個消息,睡之前,100萬,一睜眼只剩了50萬,“嘎”的一聲又抽過去了。100萬可是一輩子的積蓄,一下子就沒了一半,一般人都受不了。
過兩天,老爺子又被救醒了,兒子又去報數,說:“爸,安心養病,還有30萬呢!”老爺子一聽這消息,又抽過去了。過兩天兒子又去報數,說:“爸,安心養病,雖然錢沒了,兒子砸鍋賣鐵、賣腎賣血也會救你的!”結果老爺子跳樓了。為什么會這樣呢?老爺子夜里躺在床上尋思:自己沒用了,是家里的負擔,聽說孩子要砸鍋賣鐵、賣腎賣血,覺得拖累了孩子,充滿內疚感就果斷地決定跳樓自殺,結束這個悲劇。這就是花自己的錢,越花越心疼,越花越絕望,造成了心理的崩潰。
設想第二個場景:保險公司理賠的100萬,治療重大疾病,也都花完了,情景完全不一樣。老爺子正在昏迷中,兒子在耳朵邊喊:“爸,您醒醒,保險公司的王老師來了,送來50萬保險金……”老爺子一聽,“嘎”的一聲就睜開眼,說:“是王辰嗎?我做夢都想起他,真的賠呀!”過幾天再送去20萬,老爺子會坐了,又過幾天再送去30萬,老爺子站起來了,親自送我出醫院的門。這就是花保險公司賠的錢,感覺自己活得很有尊嚴,雖然自己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但對家里也不是拖累,活得很有價值。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很自豪,即使生病了都沒有影響到任何人,甚至這100萬還沒花完,還有結余,對家人有所幫助。
這就是同樣是花錢,花別人的錢心情好,花自己的錢會心疼。這也是為什么老干部長壽,窮人短命。因為老干部都是花公款治療,永遠不著急出院,所以長壽,而窮人花自己的錢舍不得花,就提前出院了,結果不該死也都病死了。
有人會反問我,說;“王老師,保險公司賠的錢不也是我自己的錢嗎?”人是感覺的動物,感覺好就表現好。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換季節洗衣服的時候,都掏口袋,在哪個口袋里突然找出幾十塊、幾百塊錢的時候,特別地興奮,說:“這還有200呢!中午我請客!”這錢是我們自己的嗎?是的!但為什么花起來卻那么爽快呢?因為忘記好久了,再發現了,就像撿到的錢一樣,保險恰恰也是如此。
當我們在二三十歲買保險,交一二十年,一忘,忘了幾十年,到六七十歲、七八十歲,突然生病的時候,拿回來這幾十萬、幾百萬的賠款,就像撿的錢一樣,花起來的感覺就不是自己的。人活下去需要理由,人都是死于自己的價值觀,當覺得自己有用,就活著帶勁,這就是保險。重大疾病保險金給我們帶來了金錢的補償,有助于好的心情,好的心情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復,這就是重大疾病保險帶來的心理治療作用。
重要提示:
關注王辰老師視頻號,不錯過每一場精彩直播 !
【總編:劉佳】
【同步微信:15998825723】
<內容疑問及圖片侵權等問題請聯系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