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獻血863次!七旬老人在生日當天“畢業”,一段跨越半世紀的自我救贖
在迎來70歲生日的這一天,一位老人為他46年的"獻血人生"畫上了句號。
863次——這個數字記錄著他為需要輸血治療的患者無償奉獻熱血的歷程。山口俊昭坦言,自己并非從一開始就懷著堅定意志。這段與日本紅十字會近半個世紀的緣分,其實源于學生時代的一個心結。
◆"空前絕后"的生命饋贈
5月22日,名古屋市中區大須萬松寺獻血屋里,來自知多市的公司職員山口俊昭完成最后一次獻血后微笑道:"想到自己的血能延續他人生命,就感到無比欣慰。"獻血屋所長本田正和評價這是"史無前例"的善舉。這份善心的種子早在山口先生6歲時就已埋下。
山口先生幼時在幼兒園蕩秋千撞破頭部鮮血直流,小學六年級接受扁桃體切除手術時大出血——雖然兩次都未輸血,但那種"血液流失的恐懼"已深深刻入記憶。
◆"這種時候你要退縮嗎?"
高三那年,當得知熟識教師的親屬需要手術輸血時,班主任正在班上尋找A型血的學生。同為A型的山口雖被朋友催促,卻始終沉默以對。"這種時候你要退縮嗎?"朋友的質問至今回響耳畔,但當時終究未能戰勝恐懼。
轉機出現在他步入社會的第二年。1979年12月,陪同即將當父親的上司偶遇獻血車時,被硬拉著參與獻血的山口先生意外發現:原來采血并不可怕,事后也沒有不適。從此開啟了長達46年的獻血征程。
◆守護健康的兩全之舉
最初保持每兩月一次的頻率,1986年成分獻血技術普及后,由于只采集血小板或血漿對身體負擔較小,山口先生將頻率提升至每兩周一次。堅持獻血既是對青春時代怯懦的彌補,也帶來了健康管理的附加價值——每次檢測血液指標的數據反饋,都成為他監控身體狀況的"健康晴雨表"。
◆年輕獻血者銳減80萬
日本紅十字會規定獻血年齡上限為64歲,曾有獻血經驗的老年人可延至69歲。2022年度全國獻血者約501萬人,過去十年間中高齡獻血者增長20%的同時,年輕群體卻減少約80萬人,最終總人數下降20萬。
已"畢業"的山口呼吁:"雖然我不能再獻,但希望年輕人能接棒這場生命接力。"本田所長也強調:"永遠有患者等待血液救治,符合條件者請伸出援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