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的奉天大帥府,上演了一出震驚全城的“父女大戰”。
張作霖抄著馬鞭追打兒子張學良,少年“小六子”縮在墻角哭嚎,眼看鞭子就要落下,突然一道身影沖來,抄起廚房的菜刀直指張作霖鼻尖:“張雨亭!你再打他,我砸碎你的狗頭!”
敢對東北王直呼其名、口吐芬芳的,正是他的長女張首芳。
這個名場面并非虛構,電視劇《少帥》里李雪健飾演的張作霖被女兒懟到“熄火”的情節,正是歷史真實還原。
張首芳的彪悍,連土匪出身的張作霖都退避三舍,甚至被戲稱:“東北王能治得住三十萬大軍,卻治不住一個閨女。”
從“土匪千金”到“護弟狂魔”
張首芳的暴脾氣,一半遺傳自父親,一半源于命運捉弄。
1901年,張作霖被土匪金壽山追殺,趙春桂挺著大肚子帶女兒張首芳逃亡,張學良就在顛簸的馬車上呱呱墜地——這個弟弟的命,是母親和姐姐用命護下來的。
然而張作霖發跡后,妻妾成群,原配趙春桂帶著三個孩子負氣回了老家海城縣北小洼村,在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張作霖對這個原配老婆十分無奈,因為這是當初不嫌自己貧困潦倒的發妻。
在和趙春桂結婚時,張作霖只不過是一個走街串巷給牛馬看病的獸醫,而趙春桂是家有幾百畝良田的地主老財大小姐,二人能夠喜結連理,張作霖真的算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如今老婆給自己臉色看,張作霖心里不舒服,卻也不好說什么。
1912年,趙春桂重病垂危,張首芳連發三封電報求父親探望,卻被張作霖誤以為是“爭寵手段”。
看來我這個老婆還是心里有我嘛,這還是忍不住了啊,我就不回家,再晾她一段時間再說。
直到二姨太盧氏趕來,張作霖才知原配已病入膏肓,立刻慌了神的他安排醫生前去診病,西醫中醫一路下來看了一個遍,哪個都是回天乏術,張作霖也只能是悔不當初。
趙春桂臨終前抓著女兒的手:“你是老大,要護著弟弟們別受欺負……”
在趙春桂的葬禮結束后,張首芳、張學良姐弟二人被接回張作霖的“大帥府”,張首芳在進入了這個新家后,看著自己憑空多出來的四個“小媽”,想起了母親臨終時的話,那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逐漸把自己活成了“行走的火藥桶”。
在張首芳、張學良姐弟二人住進大帥府沒多久,張學良就開始被張作霖“完善童年”了。
因為張學良上課搗蛋,把教書先生氣跑了,氣的張作霖也是拿起馬鞭就抽,打得張學良在地上來回打滾、死去活來。
旁人也是勸都不敢勸,只有張首芳領著菜刀就擋在了張學良身前。
張作霖看著人群中殺出的這個14歲的丫頭,手持菜刀橫在自己面前,刀光映著她漲紅的臉,活像只護崽的母老虎。
圍觀的姨太太們憋著笑——這大小姐的脾氣,可是繼承了她娘趙春桂的潑辣勁兒。
這場“菜刀護弟”的戲碼,成了帥府上下經久不衰的談資。
張作霖嘴上罵她“小辣椒”,心里卻多了份忌憚——這丫頭,比他那些只會撒嬌的姨太太們硬氣多了。
更絕的是1916年,張作霖在報紙上發表了“奉人治奉”的輿論攻勢,想要名正言順的當上“東北王”,還派人驅逐了袁世凱的手下段芝貴,這讓段芝貴非常記恨張作霖,買通了張作霖的一個警衛要刺殺張作霖。
然而就在警衛要動手時恰好被張首芳撞見,她飛身上前撲到了警衛,這才救了張作霖一命。
醒后的張作霖心有余悸,但對女兒張首芳更加懷了一份感激之情,想到自己對這倆孩子基本沒盡過什么父親的責任,心中更是愧疚,從此對女兒百依百順:“她要星星,老子都給她搭梯子!”
1904年,左鎮改稱北洋第一鎮,鮑貴卿出任該鎮第二協四標統帶,后晉升為第二鎮步隊第四協統。鮑貴卿發跡后曾回籍省親,路過新民府時與時任五營統領官的張作霖相遇,二人為幼年好友,張將其長女首芳許配鮑貴卿的次子鮑英麟為妻,遂成為兒女親家。
政治聯姻:東北王的“親情買賣”
1920年,張作霖突然告訴張首芳,自己早就給她找好了婆家。
原來早在1904年,當時張作霖還只是一個營級統領官,一次恰好遇到了自己的發小鮑貴卿,當時清朝的“左鎮”已經改為了“北洋第一鎮”,鮑貴卿乃是北洋第一鎮的四標統帶,官比張作霖大。
張作霖為了能夠交好鮑貴卿,便提出了二人結為兒女親家,代自己女兒張首芳和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訂了親。
到了1920年,鮑貴卿已經成為了黑龍江督軍,張作霖更是想要拉攏他的勢力,于是催促二人完婚,將22歲的張首芳“賣”給其子鮑英麟。
張首芳當然反對這門親事,因為這個鮑英麟實在是不靠譜,名聲太差了,為此父女二人又是大吵一架。
但無奈胳膊扭不過大腿,三天后,張首芳被塞進八抬大轎。
婚禮當天,張首芳穿著鑲嵌800顆珍珠的嫁衣,帶著30萬大洋陪嫁風光出嫁——這是她唯一一次讓父親“大出血”。
花轎經過奉天城門時,她掀起蓋頭,把一把金簪狠狠扔進護城河——那是趙春桂留給她的遺物。
從“潑婦”到棄婦
婚后的張首芳依舊彪悍,因為和丈夫的日子果然如同她預料的一般糟心。
鮑英麟表面恭恭敬敬,私下里照樣眠花宿柳,在青樓里一呆就到大半夜,每次回家身上都是一身的胭脂香味。
看著丈夫逛窯子,張首芳一點不生氣,只是讓人問清了鮑英麟經常去的有幾家,都在什么位置,然后在一次鮑英麟又去尋歡作樂之時,她直接帶兵前去砸場子!
一個連的士兵進屋就開始“清理現場”,還在床上“工作”的男男女女們一個個都裹著被子縮在角落里瑟瑟發抖,子也根本不敢上前搭話。
老鴇
去讓東北王的閨女住手?
誰?
我嗎?
鮑英麟被這么一鬧,也是根本不敢再去青樓,索性娶了一個小妾。
小妾進門第一天,仗著鮑英麟喜歡自己,根本沒去和鮑家的人打招呼。
張首芳見狀那真是一點不慣著,帶人就踹開了小妾的房門,拉著她正正反反掌摑了十幾個大嘴巴。
鮑英麟見狀當即是惱羞成怒,但在張首芳面前也敢怒不敢言。
怎么著,我打她不打你是吧。
張作霖倒是樂見其成——女兒能鎮住女婿,鮑貴卿的兵權就更穩了。
鮑英麟曾向岳父訴苦:“您家姑奶奶比大炮還難伺候!”張作霖卻笑罵:“你小子自求多福吧!”
但1928年皇姑屯一聲爆炸,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張作霖被炸死,張首芳失去靠山后,鮑英麟像換了個人,不僅公然納妾,還開始挑釁張首芳。
張首芳氣的又要揍鮑英麟,反被鮑英麟一把推倒在地。
張首芳抄起剪刀抵住脖子以死相逼。
鮑英麟冷笑:“你死了正好,省得老子動手。”
張首芳帶著滿身淤青逃回張家,張學良見狀也是怒不可遏,在東北局勢穩定后,張學良帶人提槍殺到鮑家,直接一把槍頂在了鮑英麟的腦門上:“姓鮑的,你再動我姐一指頭試試,我姐要是少根汗毛,我讓你全家陪葬!”
感受著頭頂上冰涼的槍口,看著張學良要吃了的自己的眼神,鮑英麟頓時腿肚子轉筋,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鮑英麟
這場鬧劇過后,張首芳名義上還是鮑家媳婦,實則帶著三個孩子搬回帥府,張學良每月給她五百大洋,可這點錢哪夠維持大小姐的排場?
為了能幫著家里減輕壓力,張首芳也是做到了極致,還主動負擔起了照顧學浚、學英、學銓等弟弟妹妹的工作。
“把翡翠鐲子當了吧。”張首芳對丫鬟說,“給孩子們買些洋學堂的課本。”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人打進沈陽。
張首芳跟著張學良逃到天津,又輾轉到西安,她住在東關棚戶區的土窯洞里,穿著補丁摞補丁的旗袍,卻依然把腰桿挺得筆直。
“姐,咱們為啥不去找鮑家?”張學英問。
張首芳正在縫補棉襖,針腳又密又緊:“你爹當年說過,張家的人,餓死也不低頭。”
亂世飄萍:從“東北公主”到街頭賣簪
1936年西安事變后,張學良執意送蔣介石回南京,結果被蔣介石軟禁,張首芳的天塌了。
“漢卿被關了?”她攥著報紙的手直發抖,“他犯什么錯了?”
可是沒人能回答她,她變賣了最后一件貂皮大衣,換了兩張去南京的火車票,想去探望弟弟,卻在車站被憲兵攔住:“少帥夫人都見不著,你算老幾?”
回到西安,她把自己關在屋里三天三夜,第四天開門時,頭發白了大半。
“把這些都賣了吧。”她指著陪嫁的紅木家具,“給漢卿買些紙筆。”
此后張首芳多次給張學良寫信,但是回信卻寥寥無幾,尤其是張學良被蔣介石送到臺灣軟禁后,回信更是只有一兩封。
張首芳寫給張學良的信
1947年5月,49歲的張首芳收到張學良從臺灣輾轉寄來的信:“姐,可否寄套《明史》?”
身無分文的她,咬牙賣掉最后一支金簪。
當鋪老板認出此物不凡,仔細打聽之下得知了張首芳的身份,驚問:“您這是何苦?”
她只答:“我弟要看書。”
在西安城,張首芳跑遍了大半書店,卻始終沒有找到張學良所說的版本,心中不甘的她動身前往北平,歷經奔波之后終于找到了張學良所說的一版《明史》,這才心滿意足的將書寄出。
新中國成立后,張首芳蝸居北京破屋,她住在胡同深處的大雜院,靠政府每月30元救濟度日。
鄰居們只知道她是個脾氣古怪的老太太,沒人知道她曾是東北王的掌上明珠。
周恩來得知消息后特批:“張首芳女士是抗日將領家屬,必須妥善安置!”
1952年,她搬進政府分配的四合院,終于吃上了熱乎飯。
1954年,張首芳病逝于北京,終年56歲。她的遺物只有三樣:母親留下的銀鐲子、弟弟寄來的書信、半本翻爛的《明史》。
張首芳的一生,是舊時代女性的縮影,她像棵扎根在磐石上的野草,在風雨中倔強生長。
親爹張作霖用她的婚姻換取權力,丈夫鮑英麟用她的身份攀附權貴,唯有張學良,是她心底最后的光。
這個曾讓東北王低頭、敢為弟弟拼命的女子,最終在新時代找到了安寧。
正如她晚年對鄰居說的:
“我這輩子,護住了該護的人,值了!”
參考文獻:
張學良將軍的手足深情——知行網·中北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張作霖有幾個兒女?張作霖為何最寵張學良?——人民網
張學良將軍姐弟兩地書——張俊英·文博.1990(01)
張學良將軍幽禁歲月里的兄妹情深——樊斌·文史月刊.2010(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