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現在的Windows系統,大家是又愛又恨,平常生活里大多軟件都基于Windows運行,使用Linux和macOS以及其他系統的占比終究是小眾的。
而Windwos的老毛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隨時出乎意料的更新,在各種公共場合可見的藍屏,打著打著游戲藍屏一下然后開始更新系統。
經典紅溫流程就是:我不想更新啊——系統說我來給你偷偷更新一下保護安全,體驗新功能——更新重啟失敗——自動修復和回退失敗——重裝系統。
大家也這也不能全怪Windows系統(有時候甚至是為軟件背鍋),系統本身是復雜龐大的項目,加上要兼容各種設備驅動和歷史運行庫等等,出現意外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消費級軟件翻車太常見了,像是英偉達最近也在忙著修復50系顯卡驅動的問題。
就是誰遇見誰紅溫罷了。
其實微軟的員工們也喜歡在macOS上辦公,最近的新聞就是關于Windows項目經理的,他在“被迫”使用Windows一小時后就立馬回到了macOS的懷抱,并且熱情給大家分享macOS上的使用技巧。
這不免引起了大家關注,自己家的系統不用,去用別人家的系統。
除了這位,2020年還有前微軟 Windows 主管 Steven Sinofsky(曾主導Windows 7/8開發)也透露自己看好蘋果的系統。
再往前2017年,還有Edge 頻繁崩潰,微軟員工演示現場只好裝 Chrome的新聞,還順手取消勾選“共享瀏覽器數據和使用統計信息”的授權框,并且吐槽“獲得我的信息并不會讓 Google 變得更好”。
其實這類不用自家產品現象也挺常見的——高管自家生產的手機不用,去用蘋果手機,自家生產的車不開,去開其他的大牌等等。
那只能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了,工作時公司有硬性要求就沒辦法,如果沒有規定那怎么用就是自己的自由。
微軟現在對員工的操作系統選擇已從“強制統一”轉向“實用優先”,尤其在開發者群體中,macOS因Unix底層和開發工具鏈優勢更受青睞。微軟的開放政策和技術融合策略(如支持Linux子系統、跨平臺工具開發)進一步模糊了系統邊界,員工使用非Windows設備的現象逐漸常態化。
還有一個很知名的梗是蘋果上的最佳開發者是微軟的團隊,這并不是一個玩笑,事實就是如此。
微軟在很久前就有專門的團隊為蘋果生態開發軟件,像是專門適配Office 的MacBU團隊等等,兩家大系統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都是有很多的。
之所以引起大家的討論,是因為這個問題很容易引起“泛化類比”,像是:
廚師不吃自己餐廳做的飯、做近視手術的醫生自己卻戴著眼鏡、抨擊日本的博主卻老喜歡跑日本旅游。
很多人會想:你自己做的東西不好用,你所處的環境不好,你就去改善它,為啥自己跑去舒適區享受的想法,是不是不負責任等等。
其他領域暫且不說,在軟件開發上,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很多年前就有類似的問題,軟件開發需要看適合自己的工具鏈,使用場景和目標平臺,雙持或者多平臺同時使用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像是標題里吐槽的這位,它的實際參與的項目是這些。
但大家感覺到Windows變得不穩定也并非幻覺,如果是測試版還可能更容易中招,關系系統的Bug,你隨便一搜關鍵詞“微軟承認”就能找到一大堆系統的問題,有時候一個月就有大堆問題。
而這也并非全是微軟開發人員的鍋,也與他們推行的自動化收集反饋策略有關系,他們之前被爆料說裁掉了很多測試穩定性的員工,然后通過部署虛擬機集群進行操作系統的自動化測試。
然后微軟會通過遙測數據收集設備的反饋數據來進行推送,簡單來說就是“暗病”更多不容易被發現,在Windows10時代,微軟就自豪地說:因驅動問題造成的崩潰也同比降低五倍。
但是你看看2025年4月的新聞,承認推送的驅會藍屏,承認給不支持的設備推送Windows11。
那沒得說啊,人家都是打臉,這是 No face不需要了,請坐和放寬。
而且最抽象的是,微軟部門還把自動化檢測技術用于其他項目,之前把vscode的主題插件誤報成病毒,結果是個烏龍。
話說回來,人們現階段想要一個完美的操作系統是很難的,把時間拉長來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出現都不到一百年,后面還有3025,4025年,我們站在起點上就想享受人見人愛的操作系統,恐怕不太現實。
只能期望現在最契合大家使用場景的Windows少搞些幺蛾子,穩定更新,不一更就崩就萬事大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