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1962年10月,印度往中印邊境增兵60萬,蓄意挑起對中國的武裝入侵。
同年,毛主席作出自衛反擊的指示,解放軍部隊隨即分兩路往西南邊境進發,東線的指揮是張國華,西線的指揮是副軍長何家產。
雖然對印自衛反擊戰不是我國立國后的第一仗,國家卻沒有派出高級別的將領。
抗美援朝戰爭由彭老總掛帥,到對印自衛反擊戰時,不說同樣派開國元帥壓陣,為何連十大將軍也沒有出馬?
其實,十大將軍各有各的任務、各有各的苦衷。
十大將之首粟裕是解放戰爭時期最亮眼的將才,他指揮軍隊在蘇中七戰七捷,打贏魯南戰役、孟良崮戰役等,素有軍中“戰神”的稱號。
他的這些戰果可不是突然就降落到身上的,而是他經年累月學習、實踐的結果。
粟裕的出身不高,來自湖南長沙底下的農民家庭,他勤奮好學、心懷革命,1927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解放戰爭之前,他低調、吸收經驗,解放戰爭時期一飛沖天,成為毛主席多次夸贊的愛將。
新中國成立后,粟裕被委以重任,從1954年開始擔任總參謀長。
然而,傷痛拖了他的后腿。后來,家人從粟裕的頭顱骨灰中發現3枚彈片,這些彈片令他備受折磨,無緣朝鮮戰爭等前線指揮戰斗。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后,粟裕因特殊情況被調到軍事科學院,再沒有擔任重職。
排在粟裕下首的,是曾被蔣介石懸賞10萬大洋的徐海東。
他一路從紅軍時期殺到抗日戰爭時期,令蔣介石膽寒、令日寇害怕,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然而 ,跟粟裕的情況相似,徐海東自1938年在太行山大殺四方后,再日夜轉戰,馳騁千里,因過度勞累而大口吐血。
累倒的徐海東被黨中央嚴格要求返回延安休養,但抗日戰爭還在繼續,他如何靜下心休息?
1934年,徐海東和紅25軍的部分領導干部合影。
1940年1月28日,重返戰場的徐海東再一次吐血,昏迷3天才堪堪蘇醒過來。
身上的17個槍眼是他功勛的證明,但因身體狀況堪憂,他在建國后無力擔任重要職位。
徐海東1936年在陜北留影
陳賡大將最為可惜。
他始終戰斗在最前線,抗美援朝戰爭中還接替過彭老總,指揮志愿軍,甚至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都是他帶出來的。
但陳賡大將也是十大將中去世最早的,他于1961年病逝。
而接下來的這位,十大將中的唯一政工大將,跟陳賡還有些私人關系。
譚政大將是陳賡大將的大舅哥,他還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秘書。
論上前線打仗,他或許不在行,但論做政治思想工作,他的經歷一天也講不完。
譚政的第一個壯舉是協助毛主席完成三灣改編;他的第二個壯舉,協助毛主席起草《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等一系列文件;
建國后,因從事政治思想工作經驗豐富,他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但仗義執言的他得罪了人,1960年后受到不公平對待。
1929年6月19日,紅四軍三打龍巖勝利后合影
跟譚政相似遭遇的還有黃克誠大將、張云逸大將和許光達大將,但他們又各有區別。
張云逸參加過中國同盟會,他的年紀偏大,身體較為不好,建國后沒幾年就處于半退隱狀態。
而許光達大將的情況更令人可惜,他是紅二方面軍的猛將,建國后投身我國裝甲兵建設,但歷史的因素下他遺憾而亡。
羅瑞卿大將跟上面三位大將的情況相反,他在建國后的成就更高。
他也是一名政工干部,因出色的能力(智破蘇區醫藥投毒案、黃金失蹤案等)受到黨中央的肯定,在建國后被委以公安部部長的職位。
建國初期,流氓盜匪遍地,煙毒、妓院猖獗,接手整治北京的治安工作,羅瑞卿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就是他最大的工作成果。
基于對羅瑞卿工作的肯定,他從1959年開始轉型,先后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
等我國打響對印自衛反擊戰,羅瑞卿已經身兼數職,其影響力堪比多位元帥。
另一位在建國后有所成就的是王樹聲大將,他在紅軍時期被稱為紅四方面軍的旗幟。
等到了解放戰爭后期,王樹聲的主要任務是“剿匪”,他深入大別山,以多年跟土匪、惡霸斗爭的經驗,打得大別山的土匪哭爹喊娘。
至1952年底,王樹聲部剿滅土匪6.4萬人,湖北省再無匪患。
隨后,王樹聲主要負責武器裝備的改良工作,長期擔任總軍械部部長一職。
最后要說的是蕭勁光大將。
建國后,蕭勁光主要負責我國海軍建設,無暇他顧。
總之,十大將要么身體不允許,要么在其他崗位上擔任重要職位,要么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不能走馬上任。
雖然遺憾沒能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見到十大將的風采,但這不代表張國華和何家產,不能勝任領導解放軍反擊印度軍隊的職務。
張國華被稱為“佛光將軍”,他對黨和國家解放西藏作出了巨大貢獻,并且他長期扎根西藏,對東線區域的地理、人文、軍隊管理等更為清楚,由作戰經驗豐富的他負責,其實比臨時指派人手合適。
再說何家產,他所在的一野2軍5師是第一個進入酒泉的部隊,他也扎根新疆軍區多年,經驗豐富。
毛主席挑選這兩位猛將有深意,他們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打了漂亮一仗,讓印度安穩了幾十年。
參考資料:
中國軍號:2017-08-18:一場“軍事政治仗或者政治軍事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