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五大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通銀行)同日公告:不再設立監事會。看到這一消息,許多網友產生了一個疑問:之前有監事會,現在不設監事會了,這是不是說明之前是“亂來”的,是為了設立幾個高管來拿高薪的?
事情沒有這么簡單,也不能這么直白地理解。因為之前銀行設立監事會,是有法律要求的。現在,取消監事會也是有法律政策支持的。2024年7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可在董事會設審計委員會行使監事會職權,可不設監事會或監事。
不過,在此之前,管理層就有這個意思了,因為從2022年下半年以來,五大國有銀行監事長先后因工作變動、到齡退休等原因,就從崗位上陸續離去了,原先的監事走了之后,就沒有再聘任新的監事長。
一、取消監事會的作用
五大行同時取消監事會,分析來看,至少有2個積極的作用。
1.提升治理效率
以前,監事會和董事會之間有一部分職能重疊,決策時需要協調的事情比較多。現在撤銷監事會,銀行的管理結構更簡單,減少管理層級,決策過程就更直接、更靈活,能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
2.降低管理成本
監事會的運行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包括監事的薪酬、監事會的會議費用以及監督活動的開支等。不再設立監事會,可節省相關成本,將資源更集中于業務發展等核心領域。我想,這一點是網民朋友們最關心,也是最歡迎的。明明沒有什么作用,設置幾個高管多拿工資,這是網民最看不慣的。
許多人對于銀行監事會的費用開支的數額可能不太了解,以為沒有幾個錢。有專業人士分析說,一個大型銀行取消監事會后,每年節省的監事會運營費用(薪酬、會議等)約2~3億元。股份制銀行和地方型的中小銀行,監事會的運營費用可能會少些,例如,招商銀行公告顯示,撤銷監事會后每年可省下千萬級管理成本。因此,整個銀行業取消監事會后,節省下來的費用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二、取消監事會呈現出一種趨勢
現在,銀行不再財大氣粗了,也和其他企業一樣,持續地為“降本增效”努力著。五大銀行通過撤銷監事會來降低管理成本,這說明了銀行業有這個趨勢。五大行作為銀行業的重要代表,其舉動往往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
此次撤銷監事會的改革,可能會引發整個金融行業,包括其他銀行以及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對自身治理結構的重新審視和調整,推動行業整體的變革和發展。這不,招商銀行也已經宣布了不再設立監事會。
銀行業不設監事會,不是中國銀行業的首創,而是與國際接軌。摩根大通、匯豐銀行等國際上一些大型銀行早已采用類似模式,放棄了監事會這種監管方式。五大行的這一舉措表明我國銀行業在公司治理方面正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向國際通行做法靠攏,以提升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雖然撤銷了監事會,但合規監管要求不僅未放松,而且監管力度在強化。一方面,新的《公司法》和金融監管總局的通知,要求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穿透式”監督,通過更專業的審計委員會來提升監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當前監管科技在金融監管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用科技賦能來替代部分傳統的“人盯人”監督方式,提高風險識別和處置的效率,以適應日益復雜的金融市場。
【關注我,便于獲取更多金融知識和投資理財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