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銀
自2025開年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經非常穩健的形成了升值勢頭。從年初的160升值到140的區間,升值了15%,兌人民幣也同樣保持著持續攀升的勢頭,截至發稿時間,已經接近5.15的新高,以至于市場都在熱議日元什么時候破6。
那么有哪些驅動因素使得貶了三年的日元,突然會升了?可以說,近期日元升值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短期市場情緒波動的影響,也反映了日本貨幣政策調整、全球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深層邏輯。
美日貨幣政策利差收窄
自日本央行結束了長期低利率轉向金融政策正常化,盡管幅度有限,但市場認為這是日本擺脫通縮、經濟復蘇的信號,提振了日元信心,使得日元曾經丟失的“避險屬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回歸。而日企業加薪和消費回暖顯示其經濟活力正在恢復,日本經濟正在步入“工資-物價良性循環”的新階段。
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預期正在逐漸增強,美國通脹數據回落與經濟增長放緩跡象使得市場預計美聯儲可能在2025年9月降息,而日本央行仍處于加息周期,兩國利差縮小推動日元升值。短期來看,若美聯儲降息落地且日本繼續加息,日元可能進一步升至135-140區間。
對于“特朗普關稅”的避險情緒升溫
美國宣布對日本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后,市場擔憂全球經濟衰退風險。而日元作為傳統的 “避險貨幣”,在過去的多次金融危機和市場動蕩中都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避險屬性,自然而然地成了眾多投資者的首選。大量資金從其他風險資產撤離,轉而流入日元,使得日元匯率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撐,正如高盛的研報所言,一旦美國經濟降溫或陷入衰退,日元將大幅升值。
而特朗普政府施壓美聯儲降息并干預匯率的言論,引發市場對美元政策獨立性的擔憂,引發全球市場恐慌情緒升溫,投資者紛紛開始尋找安全的避風港,以求保護自己的資產,進一步推升了對日元的需求。
正是因為以上兩點誘因使得日元在今年開年便快速升值,這對于去年趕在日元貶值最兇險的時候,來日本抄底買房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等于說是即便不看房產升值與否,單單匯率這一塊,資產就升值了15%,在全球營商環境普遍惡化的當今,這個收益率絕對是非常成功的投資。那么對于錯過日元貶值潮的投資者而言,日本房地產還有沒有機會了?筆者認為日本的機會還有很多,這種研判的主要依據為以下兩點。
一:日本金融政策正常化是有“天花板”的
由于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例高達220%,加息可能會增加日本政府償債負擔。因此,要想避免日本國債出現違約風險,日本央行在加息節奏上必須保持謹慎,避免過快收緊導致經濟衰退。甚至也不敢過大幅度的加息,因為過去十多年的“安倍經濟學”的量化寬松政策,日本央行給企業注入了大量的水分,一旦加息幅度過大,會直接導致很多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將會迎來企業倒閉潮和失業潮,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
這就可以預判日本金融政策正常化是有“天花板”的,也就是說,日本央行可能會加息,但是加息幅度絕對不可能很大。這就可以預判日本房貸利率必然會維持低息的優勢,0.4%的房貸低息利率對于在日華人華僑投資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保證了日本房地產投資升值空間的穩定性。
二:美國制造業回流不希望一個過度貶值的日元
日本貶值曾經是日本政府在經濟滯漲期自我保護的武器,每當日本國內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日本就會通過日元貶值來長期支撐出口企業利潤,進而保護日本國內產業以及就業。但是隨著半導體、汽車等產業近年來從海外搬遷回日本的新潮流,日本對外貿依賴度正在逐漸降低,使得匯率對出口的邊際影響減弱。
而美國對日本的關稅威脅,也說明了美國迫切希望制造業回流美國,這就決定了美國不希望看到一個過度貶值的日元,美國也會進一步施壓日元升值以縮小貿易逆差,雖然這可能會引發美日匯率摩擦。日本如果不能平衡國內經濟復蘇與來自美國的外部壓力,可能會再次“失落”。但是對于華人華僑投資日本房地產而言,這意味著雖然沒能抄底日元地步,但是現在“上車”依然會趕上日元升值的大趨勢來吃一波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