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2期】
4月29日,汝城縣檢察院聯合縣玉譚學校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動。30 余名師生代表走進縣檢察院“育汝于成”未檢工作室,通過“沉浸式參觀+互動式課堂”,近距離感受司法保護力量,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沉浸式體驗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在干警的引導下,師生代表依次參觀了工作室的文化長廊、訊(詢)問室、心理疏導室、法治小課堂和模擬法庭等功能區域。檢察干警現場演示了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辦理流程,介紹了“一站式”取證、心理干預等機制,讓學生直觀感受檢察機關對涉案未成年人“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司法理念
法治小課堂內,內容豐富的圖文展板和模擬設備吸引了學生駐足。檢察干警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講解了“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 六大保護體系,并通過VR設備模擬校園沖突場景,引導同學們思考“欺凌與玩笑的界限”。同學在體驗后表示:“通過 VR 場景模擬,我深刻認識到語言暴力也可能構成欺凌,今后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互動式課堂共話反校園欺凌
參觀結束后,縣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彭浩以 “向校園欺凌說‘不’” 為題,為學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我不惹是生非,是不是就不會成為被欺凌者?”“我們都沒成年,校園欺凌會涉及到犯罪問題嗎?”彭浩結合真實案件,針對 “未成年人實施欺凌是否涉及犯罪” 這一焦點問題,警示學生欺凌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及觸犯的法律,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守住法律底線
課堂還設置了 “情景問答 + 釋法說理” 環節,彭浩通過模擬校園欺凌場景,引導學生掌握自我保護 “四步應對法”:一是勇敢說 “不”,明確拒絕欺凌行為;二是及時求助,向老師、家長或司法機關報告;三是留存證據,通過錄音、錄像等方式固定欺凌事實;四是心理調適,通過專業疏導緩解創傷。現場氣氛熱烈。
下一步,汝城縣人民檢察院將持續深化檢校合作機制,以更豐富的法治實踐形式播撒法治種子,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晴空。
圖文:曹磊 劉泉極
編輯:劉泉極
一審:謝業濤 二審:歐陽介 三審:羅 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