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當面哥長哥短,親愛有加,轉過頭去,就開始說壞話,編排人,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但凡腦子轉得慢點,就會被他坑了,這種人就是口蜜腹劍的小人。
說起口蜜腹劍,始作惡者就是歷史上臭名遠揚的奸臣李林甫,他本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偏偏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好嘴,且很善于整人,倒在他口蜜腹劍之下的官員不計其數。
一代賢相張九齡有經天緯地之才,是治世之能臣,為創造大唐王朝開元盛世立下不朽功勛,卻不幸與李林甫同朝為臣,一個是宰相,一個是副宰相,最終也沒逃過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算計。
那年,宰相張九齡遭奸臣李林甫讒言,被貶為荊州長史,當時的滿朝文武都避之而唯恐不及,只有王維一人感恩張九齡的提攜,愿意與他共進退,并作詩一首《寄荊州張丞相》。詩作原文如下:
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這首詩的大意是:
我所思慕的人究竟在何方呢?山高路遠,重巒疊嶂,只能悵然地遙望荊州。
我雖滿腹才華,普天之下卻沒人賞識,唯有您對我有知遇之恩,讓我終生難忘。
將來我將追隨您退出官場,做一個種糧種菜的人,耕種一生,終老于田園。
舉目望著南飛的大雁,一直看著它們飛到天邊盡頭,怎樣才能將我相思的只言片語,遙寄遠在荊州的故人?
王維這首《寄荊州張丞相》是一首寫給恩師張九齡的寄贈詩。
整首詩起筆首先發起疑問,一問一答之間,點明丞相張九齡被貶荊州的事實,既表達了對恩師的深深思念,又寫出了對當時黑暗政治的不滿。
接著,追憶往事,訴說自己的仕途坎坷,以及對張九齡賞識、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進一步抒發了對黑暗政治的不滿之情。
然后,表明自己的立場,說明自己不會與昏暗的官僚階層同流合污,將隱居于山川田園之間,表達了自己歸隱田園的決心。
最后,以景結情,看著天空中南飛的大雁越飛越遠,直到消失在天際,而自己對遠在荊州的恩師的思念之情,卻無從寄送,表達了一種難言的隱痛。
全詩語言直白,樸實無華;層層遞進,結構合理;自然天成,水到渠成;情真意切,躍然紙上;言外有意,蘊藉深邃。
突出特點是樸實自然,通篇沒有太多的修辭手法,基本上就是直抒胸臆,直白地表達了對恩師張九齡的深切懷念,與此同時,抒發了世無知音,自己將終老田園的情懷。
總起來看,王維這首詩沒有山水田園詩中的那種詩情畫意,卻是以情感人,通過對現實的描繪和對往昔的追憶,深切地表達了對恩師張九齡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愿與恩人共進退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