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三觀不同的人,再怎么去叫醒,最終也是叫不醒的。
這就好像,一個人越是喜歡去改變別人,最終就越不可能改變成功。
德國作家內爾·克雷辛西說過一句話:
“善良給了錯的人,會變成一種惡意;道理講給不懂的人,會變成一種刻薄。”
做人做事,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夠擁有更大的把握,更高的概率去做好自己想要的事。
最后,完成自己想要抵達的人生。
不要改變別人
改變別人,是一件很被動的事情。
可以這么說,一個人之所以想要去改變別人,是覺得自己能夠把對方變得越來越好。
可實際上,如果對方并不接受,也覺得自己并沒有必要這樣呢?
所以,大多數的時候,一個人拿出所謂的善良,以及用心去改變別人,很有可能只是一廂情愿。
既然是一廂情愿,那么最后的結果,就一定不會是你的如愿。
榮格離世前跟徒弟說: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
別總想著去改變別人,卻往往忽略了改變自己。
當你能夠做到試圖想要去改變別人的時候,及時遏制住這種欲望,轉念來改變自己。
這樣,你一定會發現,當自己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投資自我,來成長自己的時候。
那么,反正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概率去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美國作家弗格森說過這樣一句話: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有從內開啟的觀念之門。”
不要妄想自己可以改變任何人,因為大多數的時候,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等,基本已經定型。
既然如此,那么面對那些你覺得非常離譜的行為,在對方看來,都有足夠的理由說得通。
所以,與其去改變對方,還不如節省精力,別浪費心情,然后做好自己,生活的節奏才能夠在你的手中得到掌控。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人與人之間的三觀,總是有不同的存在。
既然有不同,說明就有差距。
既然有差距,也就意味著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去做出改變,其實都是付諸流水的結果。
正如紅杉資本執行官道格所說:
“別和山洞里的人交流,因為那樣你必須先走進山洞。”
所以,與其試圖想要去改變別人,來迎合這個世界。
不如,試著學會放過自己,學會善待自己,讓自己去改變自我。
這樣,反而能夠讓你的每一天,過得更充實,也覺得能夠得到掌控。
三觀不同的人,其實真沒必要彼此在一起互相消耗,互相損耗。
盡可能不去搭理那么多的事情,而是回歸到一些重點的,值得自己去一輩子做好的事情。
這樣,獨自一個人,也能夠活成一種強大的團體。
甚至對于你來說,改變自己,越是經常這樣做,反而能夠越是可能得到更好的屬于自己的世界。
人生在世,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從來都是能夠改變自己,而不是傻傻去改變別人的人。
所以說,真正活得通透而成熟的人,一定是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最貴重的,最寶貴的東西永遠是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只要我們能夠學會善待這些東西,學會珍惜,那么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每一天會變得越來越好。
余生,改變自己
《道德經》里講: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做人做事,一定要學會簡單一點,平淡一些。
因為你會慢慢明白,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得太復雜,人心太浮躁。
所以,不懂得改變自己的人,就像是隨波逐流的浮萍一樣,飄飄搖搖一輩子。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胸中山水,妙在位置自如;世界萬物,妙在可以取舍;做人境界,妙在簡單如一。”
把自己改變好,多多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挖掘出自身的天賦和潛能所在。
然后,在改變自己的過程當中,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也能夠讓自己擁有更高大的格局去包容萬事萬物。
這樣的你,一定能夠活得越來越簡單愉悅,通透實在,美好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