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閆亞銘 蘇長春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近年來,驛城區老河鄉大林子村立足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有效助推集體經濟""多點開花"。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大林子村內的杏花溝水庫,這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旅游休閑、假日垂釣的好去處。據水庫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不僅建起了毓源山莊,還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生態資源,逐步打造了集休閑度假、生態觀光、特色餐飲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初步形成憑借水庫湖景、山地森林等資源,開發了垂釣、游船等項目,吸引了城鄉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杏花溝水庫毓源山莊負責人許家城說:"目前,山莊現有特色民宿數間,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口碑良好。 今后我們山莊將立足生態優勢,以"小而美、精而特"為方向,打造近郊微度假目的地,力爭三年內實現游客量翻番,成為區域文旅新名片。 "
位于老河水庫上游的大林子村,屬于淺山丘嶺地帶。全村總面積9平方公里,耕地3700余畝,林地面積10000余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村。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近年來,大林子村持續鞏固特色種養植業,依托合作社、家庭農場,重點種植黑小麥、香菇、羊肚菌等優質糧食、菌類品種。通過與上級農業部門對接,在積極爭取項目資金800余萬元的基礎之上,持續加大對本村農田排水、打井、修橋、修路、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實現現代農田高效發展和品質提升。與此同時,為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該村從2019年以來利用第一書記項目資金40萬元,建設香菇大棚承租給農戶,年收入4.8萬元;建設羊肚菌大棚,年收益1.2萬元;同時還爭取70萬元資金新建720平方米扶貧車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9萬元;投入157.1萬元資金建設230千瓦的光伏發電,年受益13萬余元,收入用于脫困戶發展自主產業和村小型公益事業。截至目前,大林子村集體經濟有香菇大棚24座、羊肚菌大棚14座、生產車間1座以及光伏發電收益等,每年村集體經濟達到32萬元左右。
驛城區老河鄉大林子村支部書記李世民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為抓手,繼續深耕特色農業,持續優化產業布局,通過流轉土地,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園和扶貧車間,積極探索"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農戶"模式,做到"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經營、統一品牌、統一標準",在持續鞏固現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持續擴大特色產業種植面積,加大科技賦能產業的探索力度,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爭取更多產業項目,推動特色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編輯 劉潔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