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村BA”又上演了,又是一波旅游高峰,這就是一個球帶動起來的一個村莊。央視的報道,沒有把它歸類于體育新聞,而是屬于社會新聞。
若是沒有“村BA”,有幾個人會知道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的呢?就像央視的新聞里說的那樣,以前的村莊,也是和其他地方的千千萬萬個村莊一樣的,都是冷清落寞,青壯年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對家鄉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村里都是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這樣的一幕,也是千千萬萬個偏遠小村莊的真實寫照。
有幸,有不甘平庸的帶頭人,有對家鄉充滿希望的本地人,才會有家鄉的脫胎換骨,才會有家鄉的煥然一新。央視新聞里也著重報道了當地干部,村莊如今有這樣的成績和知名度,和領導的努力推廣和運營是分不開的,領導有方。
今天的“村BA”已經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是即便如此,直到今天,村里返鄉的年輕人只是占到了總數的70%,還有30%的年輕人還是在外打工,而且并非事業有成并非在外安家落戶,因為按照村干部在新聞里說的,他們要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年輕人返回家鄉,投身到建設家鄉之中去。他們就是希望那30%的離村年輕人能夠返鄉,用什么呢?就是用能賺錢的就業崗位,就用在自己家鄉安居樂業的幸福感。
我們還有千千萬萬個村莊,都是空曠落魄,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要讓外出謀生的年輕人返鄉,沒有就業崗位,留在老家賺不到錢,他們也是不會回來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村干部出面了,創造出就業崗位,讓年輕人在當地就有工作,就賺得到錢,他們還會有什么不返鄉的理由的呢?
問題是,像“村BA”那樣的村干部,別的地方怎么就沒有呢?那些個千千萬萬的村莊的村干部,他們在做些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