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的王大叔望著曬蔫的玉米苗直嘆氣。手機天氣預報彈出紅色高溫預警,明天地頭要烤到40℃。
可村東頭的老張卻在翻箱倒柜找薄外套,后天降溫16℃的消息讓他直嘀咕。
這天氣跟坐過山車似的,前晌穿汗衫后晌裹褂子,擱誰受得了?"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五月天玩起了"冷熱雙拼"。中東部明兒被干熱氣團燜蒸,陜西河南多地沖35℃,局地直逼40℃。
玉米剛出苗就遇"桑拿天",葉子卷成旱煙卷,農戶蹲地頭直搓手。偏北冷空氣偏要對著干,帶著雨水來"潑冷水",華北黃淮午后要"下開水"。
雷陣雨夾著大風砸下來,剛上架的黃瓜架能不能扛住?
農友心里沒底。
石家莊的天氣預報更像"變戲法",今兒23℃明兒24℃,后兒直接蹦到30℃。晝夜溫差12℃打底,早起穿棉襖午間換短袖,老人小孩最容易鬧感冒。撫順那邊更玄乎,2日夜間雷陣雨澆頭,3日白天直接跌到7℃,跟換季似的。
南方也沒閑著,暖濕氣流憋著勁北上,貴州湖南后天又要泡"雨水澡"。中到大雨砸下來,剛插的秧苗會不會被沖跑?
新栽的果樹根能不能站穩?最揪心的是西北東部,西安前兩天還烤37℃,轉眼就跌進30℃以下,溫差比翻書還快。
"春捂秋凍"在這兒不管用了,忽冷忽熱的天,連老把式都摸不準穿衣經。田里的莊稼更遭罪,小麥灌漿期遇高溫,麥粒能不能飽滿?全看這場"烤驗"。
剛露頭的棉花苗趕上降溫,新葉會不會打蔫?農戶蹲在田埂上抽了好幾袋煙。
天氣預報說華南還要迎強對流,狂風暴雨加雷電,大棚薄膜能不能扛住?菜農們盯著天發愁,剛摘的豆角還沒裝車,就怕一場雨砸掉半茬收成。
這天氣鬧的,種地像打游擊戰,東邊抗旱西邊防澇,中間還得防著溫差突襲。"人算不如天算",可農時不等人,播種施肥都卡著點,哪能由著天氣胡來?有人說該跟著預報調農事,高溫前澆水降溫,降溫前給莊稼"穿外套"。
也有人犯難,小散戶哪有那么多設備,全靠老天爺賞飯吃的老理兒還沒變?
最讓人琢磨不透的是,五月天本該穩穩升溫,咋突然玩起"極限挑戰"?
氣候變了?還是偶然現象?農友們私下里議論,心里都盼著有個準信兒。
我個人覺得,不管天氣咋變,多盯著預報多準備總沒錯,莊稼人就得眼觀六路。就像石家莊的老張,早把防曬網和防寒布堆在棚邊,說"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
可偏遠山區的農戶咋辦?
設備跟不上,信息接收慢,全靠經驗硬扛行不行?這茬天氣過去還有下一茬,種地的風險永遠懸在頭頂,咋能讓農友少操心?
或許該多建些防雹棚、灌溉網,讓"靠天吃飯"多幾分底氣,少幾分心慌。說到底,天氣是莊稼人的"晴雨表",讀懂它、適應它,才能在土地上站穩腳跟。不管是40℃的烤還是16℃的降,地里的活兒不能停,農友們的指望都在這一茬苗上。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咱得把能做的做足,剩下的,就盼老天爺多賞口飯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