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的最后一天,吳鐘華升完國旗,跳上車直奔飛機場。透過后視鏡,吳鐘華看到陪伴他近兩年的小狗“金娃”朝著車狂奔,但他絲毫沒有減速,因為他知道金娃追到大門口就會停下來,像往常一樣等他回來。
而金娃不知道的是,吳鐘華這一次將會永遠地離它而去……
三年前,由于工作需要,吳鐘華被調到斐濟使館工作,半年多之后,他又奉命緊急前往基里巴斯建立使館,并擔任臨時代辦。基里巴斯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一個島國,由33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8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橫跨赤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經過近10個小時的飛行,吳鐘華抵達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這是一個僅27公里長,一兩百米寬的小島,沒有電視、廣播、報紙,文化生活等于零,物質生活處于半原始狀態。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吳鐘華開始了一人一館——魯濱遜式的荒島生活。
由于塔拉瓦島上的房屋比較緊張,吳鐘華最開始被安排在距離塔拉瓦1公里以外的貝霄島建館。為了趕在3月前開館,吳鐘華需要在三天的時間內準備好一切,其中包括安裝電話、傳真、掛使館館牌、發請帖、準備招待會的一切事宜。
招待會是外交活動的重要方式,一般來說要由幾個人來做,但吳鐘華只有一個人,因此他將所有的工作先記在腦子里,然后逐一去落實,甚至包括打掃衛生這樣的小事,都得吳鐘華親自去干。
招待會當天,吳鐘華邀請的客人陸續如期而至,大家都對吳鐘華一個人開館舉辦招待會感到新奇,到處走走看看,甚至連廚房都不放過。吳鐘華表面輕松地和大家有說有笑,頗具外交官的風度,內心卻非常緊張,生怕哪里出了差錯。
好在吳鐘華提前做了不少的準備,招待會圓滿結束,等送走最后一個客人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等吳鐘華巡視了一圈,將門關起來準備休息一下時,才發現自己全身上下已經被汗水浸透,雙腿僵直,連坐下都十分困難。
招待會結束后,吳鐘華開始緊鑼密鼓投入到對外工作中。使館雖小,但工作也是五花八門,都得吳鐘華一個人來做。除了日常的使館工作外,吳鐘華還是廚師、采購、司機、會計,甚至使館的建設都得吳鐘華親自買材料,找人施工,關鍵時還得親自干。
基里巴斯地處太平洋,島上不產任何的蔬菜,當地人只吃生魚生蝦。最開始的時候,吳鐘華還覺得很新鮮,可沒過多長時間,吳鐘華就開始反感,看到魚就肚子疼,到后來一想到魚就受不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吳鐘華教當地婦女做紅燒魚,發現有一種樹的葉子可以吃。吳鐘華如獲至寶,移栽了兩棵這種樹到住處,做湯的時候放幾片解解饞。后來吳鐘華又聽說島上有一種青苔可以食用,他就去鏟下來洗凈晾干,偶爾吃點以解菜饞。
吳鐘華到基里巴斯不久,當地警察局長見他一個人太過孤單,送給他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狗。因為工作太忙,吳鐘華白天外出辦事的時候,就將小狗放在室外,小狗也習慣了這種生活,總是坐在門口等吳鐘華。
有一天,吳鐘華像往常一樣將小狗放在室外,等回來后卻發現它不在門口,吳鐘華房前屋后找了幾圈不見小狗的蹤影,想著它可能就在附近玩耍,便沒有繼續尋找。可到了晚上,吳鐘華還是不見小狗蹤影,第二天便將此事告訴了送給他狗的警察局長。
遺憾的是,警察局長最終也沒有找到,只能開玩笑地安慰吳鐘華,說他老不在家,小狗受不了孤獨才選擇了離開。
半年多后的圣誕節,吳鐘華到基里巴斯外交部常務秘書家中作客,恰好他家的狗剛剛生下一窩小狗,吳鐘華忍不住逗它們玩,秘書見他喜歡,便提出送他一條作為圣誕節禮物。
吳鐘華本就想要一條,只是不好意思開口,如今對方主動提出,吳鐘華自然欣然接受。回到使館后,吳鐘華給這只全身金黃的小狗取名“金娃”,取諧音“京瓦”,京代表北京,瓦代表塔拉瓦。
自此,金娃就成了吳鐘華的心愛之物,他的生活也不再像往日一般孤寂。為了讓自己有說中文的機會,吳鐘華一直用中文訓練金娃。可惜這條狗也沒能陪吳鐘華到離開基里巴斯,后來也不知所蹤。
直到有一天,鄰居帶來一條和金娃極為相似的小狗,吳鐘華見到后就舍不得放下。鄰居見他實在喜歡,就將這條小狗送給了他。為了紀念失去的金娃,吳鐘華也將這條小狗叫金娃,這條小狗一直陪伴吳鐘華到離開基里巴斯的那一天。
在貝霄島工作了七個月后,吳鐘華決定尋找新的地方作為大使館,一是因為貝霄島距離首都塔拉瓦島太遠,工作起來有些不便,二則是因為貝霄島上存在的危險因素實在太多。
在二戰時期,貝霄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被日軍攻占成為最遠的戰略據點之一,除了外圍珊瑚礁形成的天然屏障外,日軍還在島上修建了各種防御措施,將整個島完全鋼筋水泥化。
當時日軍長官曾揚言100萬人攻打100年也攻不下貝霄島,結果在兩年后,美國海軍調來100艘各式各樣的戰艦集結在貝霄島附近,每天向島上拋下100多噸炸彈,整整持續了10個月之后,美軍只用了三天就攻下了貝霄島。
戰爭結束后,貝霄島上遍布成千上萬噸的廢鋼鐵和水泥塊,更有無數沒有爆炸的炸彈深埋在地下。因此貝霄島上明令禁止用火燒垃圾,以免碰上沒有爆炸的炸彈。
在吳鐘華召開招待會的第三天,當地警察局就找上了門,說在使館不遠處發現了一枚500磅的炸彈,請吳鐘華和周圍的居民到塔拉瓦島上躲一天,等外國專家排除后再回來。
在塔拉瓦島上東游西蕩了一整天,直到傍晚傳來炸彈排出的消息,吳鐘華才如釋重負回到使館,也下定決心要在塔拉瓦島上另尋房屋建立使館。
從一棟草房開始,吳鐘華將使館建成了基里巴斯最標準的宅院之一,五星紅旗在使館上空飄揚,還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鋪成了一條通往海邊的小路,將中國和中國外交官的形象展現給基里巴斯的人民。
1992年,吳鐘華接到調令,開始為回國做準備,基里巴斯的各級官員也開始以各種形式為吳鐘華送行,每天都被排得滿滿當當,直到出發前一天。除此之外,基里巴斯官方還在當地舉行了盛大的歡送會,在歡送會上,基里巴斯外交部常秘代表評價吳鐘華:
“在塔拉瓦島上,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吳先生,沒人不知道吳先生一個人是怎么工作的。”
的確,吳鐘華一個人在島國三年,嘗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盡管經常因超負荷的工作累得直不起腰,但吳鐘華無怨無悔,他可以自豪地說:“我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