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清晨的陽光灑在衢州市行政中心的灰墻上,跟著導航穿過樹影婆娑的林蔭道,拐進了一處敞開的院門。
2號樓門口一處藍色背景板上寫著“衢州市政府機關食堂五一期間對外開放歡迎您”,清晰地告知對外開放的食堂是“2號樓一樓餐廳”。
上午11點,距離開餐還有半小時,食堂門口早已排起了“市民游客隊”,儼然成了這個“五一”假期第一天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在衢州,最具代表性的打卡點其實是水亭門,衢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門,附近街區(qū)也是市區(qū)傳統(tǒng)風貌建筑最集中、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
根據《衢州地名志》記載:因古城外碼頭水坪上建有卷雪亭。衢江水從亭下流過,故俗稱其為水亭門。
從水亭門到市政府機關食堂開車估摸著也就十分鐘不到的時間。
在水亭門拿到市文旅免費發(fā)放的古田山礦泉水和常山胡柚汁,玩了個盡興后,12點多,在衢州工作安家的開化人“yoyo楊”帶著老公,兒子和女兒徑直把車開進了市政府,井然有序地停好車,走到了另一側的機關食堂。
“之前是西安的大學同學給我發(fā)的消息,羨慕五一期間我們這政府食堂可以‘蹭飯吃’。”作為本地人,消息知道的比外地人慢半拍,略有些慚愧,想著假期第一天得來嘗嘗鮮。剛到門口,就看到清晰的指路標志,上面有食堂的開放時間和具體點位,“就連門口的保安大叔都不在崗亭里待著,極為熱情地站在門口給大家指路。”
可能是到的時間比較“錯峰”,食堂門口坐著不少已經吃好喝好的路人,“一開始我老公還以為是排隊的,但他們應該都是游客,挺熱心的,告訴我們現在人不多,11點多來的時候人才多。”
進門后先買飯票,18元一份,再右轉去檔口挑菜,含一葷、一素以及一個半葷半素菜。
電子屏上清晰地寫著今日供應菜單,清漾毛氏紅燒肉、鮮辣椒鹽大明蝦、好生態(tài)龍游飛雞、五花肉鹵香豆、茭白豌豆炒肉丁、三衢小炒黃牛肉......道道都有點兒“衢州味道”影子。
游客小趙是從江蘇常州自駕來到衢州,這是他在衢州的第一餐。食堂在衢州城區(qū)的西區(qū),離高速西出入口也就10來分鐘車程,很適合高速下來沒有做過特別攻略的外來人,有點“不出錯有保障”的意思。
“食堂也考慮了外地人,伙食有江南的味道,口味適中。”小趙說。
另一角,還有個專門賣兔頭、鴨頭、鴨掌、包子等風味小吃的柜臺,鴨頭6塊一個,肉包2塊一個,味道地道且好吃。
“yoyo楊”說,隊員感慨的是吃上了“政府大院的飯”,兩個孩子連連夸贊的則是那道鮮辣椒鹽大明蝦,“沒想到政府的食堂,比家里燒得還香!”她笑著說,自己在平日里用來記錄生活小碎片的某書上發(fā)了食堂用餐帖子后,一下子引來上千個閱讀量,50多個留言評論,要知道,之前的帖子閱讀量都只是個位數,這對她來說屬實是條爆帖了。
飯桌上,一場意外的“拼桌社交”正在發(fā)生。本地退休教師老徐正向鄰座的南京游客講解衢州景點,“yoyo楊”全家買的豪華大餐成了鄰桌爭相拍照的網紅圖......
出門的時候,大院停車費是免的。
據了解,“五一”期間,衢州市區(qū)機關、事業(yè)單位內部停車場以及衢州市城投集團運管的46處公共停車場也“讓位于民”,對全社會實行免費開放。
其實,早在五年前衢州就首次嘗試在“五一”假期開放機關食堂。彼時的“試水”如今已演變?yōu)橹贫然瘜嵺`。
今年4月29日,微信公眾號“衢州發(fā)布”推送了市政府食堂對外開放的消息。
文章指出,市政府食堂在5月1日至5日的11時30分至13時供應中餐,自選套餐每份18元,包含1葷菜、1半葷、1素菜,另有兔頭、鴨頭、鴨掌、水晶糕等風味小吃。食堂餐位有限,每餐供應1500份,現場購買餐券,售完即止。
市文旅局局長李純浩曾公開解釋:“既要滿足游客需求,又不能影響公務保障。”為此,公職人員主動讓出餐位,改用餐盒配送至景區(qū)執(zhí)勤點。這種“錯峰服務”的智慧,讓北京大學教授馬亮點贊:“既緩解就餐壓力,又避免資源擠兌,是精準治理的樣本。”
“我們最大的初衷,除了方便游客品嘗地道的衢州本幫菜,推廣‘鮮辣衢州’的美食文化外,最主要還是為游客提供一份便民利民之舉,以此助力衢州文化旅游的發(fā)展。”衢州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衢州,美食不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碼。從街頭巷尾的煙火小攤到政府食堂的惠民餐桌,衢州人以“辣”為魂、以“鮮”為骨。
衢州人對辣的執(zhí)著,早已融入市井生活的肌理。
街邊一碗冒著紅油的鴨頭,或是一盤裹滿辣醬的炒粉干,無不彰顯著這座“浙江小四川”的飲食個性。
三頭一掌,是當地的金字招牌。“三頭一掌”(鴨頭、兔頭、魚頭、鴨掌)以鹵煮工藝和鮮辣風味征服了無數食客。鴨頭肉質細嫩,鹵汁浸潤骨髓,辣中帶鮮的獨特口感讓人欲罷不能。本地人常說:“沒啃過衢州鴨頭,等于沒來過衢州。”推薦大家可以到馬站底56號的愛貞鴨頭粉干、仁德路57號的丈母娘鴨頭嘗嘗。
衢州烤餅,巴掌大小,外皮酥脆如紙,內餡飽滿多汁。傳統(tǒng)做法以鮮肉、梅干菜為主,撒上辣椒末后炭火炙烤,香氣直竄鼻腔。演員周迅曾感嘆:“最想念家鄉(xiāng)的小蔥烤餅。”推薦去縣西街250號的周叔烤餅,剛出爐時咬一口,肉汁與辣香瞬間迸發(fā)。
其實,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探索。例如,浙江杭州余杭區(qū)、江蘇揚州等地也曾在特定假期開放政府食堂。
但隨著這一做法在多地推廣受到好評的同時,其政策邊界與市場影響也開始引發(fā)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以財政支持運營的機關食堂,其低價菜品是否對本地商業(yè)餐飲構成不公平競爭,這種對外售賣機關內部福利的做法,是否存在“與民爭利”之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游研究院院長、教授鄧愛民指出,機關食堂通常以公益性、成本價運營,價格親民,與景區(qū)的商業(yè)化餐飲可以形成良好互補,可以有效激活閑置資源,但也要防范對周邊商戶造成價格沖擊。
衢州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18元套餐是成本價,食堂不對外承包,也不以營利為目的,日常運營始終堅持這一原則。食堂提供的餐食以快餐形式為主,“通俗點說就是食堂‘大鍋菜’,周邊的餐館商戶則是‘小鍋菜’,兩者的定位是存有一定差異的”。
下午1點多,保潔員開始擦拭餐桌;穿著紅色背心的志愿者及時幫助清理桌子;食客自覺地把餐盤放回回收處;隨處可見來自周邊各地的年輕人舉著粉色餐券打卡照發(fā)朋友圈,定位顯示“衢州市行政中心食堂”。
或許,這就是一蔬一飯,皆可見民心。
來源 央視新聞
編輯 陳伊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