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
《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
在2024年,該條例在國務院常務會上通過之后,在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家這次動真格了,直接讓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大型企業頭皮發麻。
沒有法律法規的保護,中小企業討要欠款,真的是難如登天。尤其是鄉鎮政策工程,自己墊資不說,工程款也要等鎮里有錢才能結算。
1. 提高國家機關單位公信力
《條例》一出,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就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公信力。大眾都覺得承包政府工程油水大,但提前墊資和欠款拖延的事他們是只字不提。
河南某食品廠,長期為學校提供營養餐,但學校以市財政緊張為由拖欠80萬欠款,時間長達13個月。最后在媒體曝光后,市財政局才批復撥款。
2.避免政府把企業當提款機
在不少貧困地區,都存在政府工程款拖欠現象,更有甚至把企業當成了提款機,企業瀕臨破產,也沒能拿到屬于自己的工程款,這是何等笑話。
湖南某貧困縣被曝出“十年白條”,拖欠金額竟超過全年財政收入。這種把企業當提款機的危險游戲,差點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
3. 盤活中小企業資金周轉
機關事業單位工程,尤其是大型建筑建筑工程,很多都是由大企業進行承包,然后再轉包給小公司施工,一旦工程款拖欠,就形成了連鎖反應。
對于大公司資金周轉還好一些,對小公司來說,幾十萬的欠款拖欠一年半載的,直接影響小企業存活,并且向政府討要欠款更是難上加難。
4. 給甲方單位強力施壓
對于機關事業單位拖欠,直接從辦公經費里面扣,不讓你有任何的狡辯機會。大企業拖欠超過60天,直接上征信,后續貸款、政府補貼都別想,
山東某縣財政局工作人員,翻出近五年的市政項目檔案,正在瘋狂核對賬目。他們要在6月前清理完1.3億歷史欠款,否則就要被上級部門問責。
5. 超過60天問責并處罰
《條例》中,除了對支付時間有限制之外,還對支付形式有了新規,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
并且政府投資項目,必須按照規定保證前期資金落實到位。欠款單位如果不能在60日之內完成工程款支付,將按照不低于萬分之5支付逾期利息。
國家的政策能夠看出決心,但就怕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問題,自古以來民告官都是難如登天,地方和企業應該都有對應的解決辦法。
有錢不給的情況還好說,就怕碰到財政赤字的地區,被拖欠工程款的企業真的是沒地方說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