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勝區交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大夫”
他不僅坐診看病、進修學習
還四處奔走引名醫專家
讓群眾家門口看病更方便
“致敬勞動者”系列報道
今天走進
“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榮譽稱號獲得者
——張永勝
(點擊觀看視頻)
“張主任,又出去隨訪呀?”“對,有個行動不便的患者,我趕緊去隨訪一下。”東勝區交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永勝剛說完這句話,突然停住了匆忙的腳步,回頭對同事說:“專家診室那邊多搬把椅子進去,我隨訪完就去觀摩學習。”還沒等同事應聲,他的身影便已消失在了走廊的拐角處。
“劉叔,是我,今天來做上門健康隨訪的。”“好的好的,經常得需要你們上門,麻煩了哦。”“沒事沒事,都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你最近血糖指數咋樣……”在與隨訪患者劉玉一來一往對話中,張永勝已經將需要做的檢查全部做完了。
“他真是個特別負責的好大夫,經常上門給我做檢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都第一時間安頓我,真是盡心了。”
——轄區居民 劉玉
作為一名基層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對于管理和業務,張永勝始終堅持“兩手都要抓”。他對記者說:“坐診看病是大夫的第一職責,不管干啥我都不能把這個本事和能力丟了。”
據了解,除了多年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鍛煉出來的治病本領,2023年他還參加了第三批基層人才研修深造行動。期間,他參與了多項燒傷病例診療工作,成功處理多起復雜燒傷病例,累計參與手術200余例,參與管理患者560余人。
從患者家出來,張永勝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衛生服務中心。現場觀摩起了超聲專家團的看診過程。多年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讓張永勝深知,把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基層能解決大問題、辦成大事情。于是來到交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后,“引才”成為他肩上的一項重要工作。
幾年來,他內引外聯,不僅開設鼻炎專科等新診療項目,與市二、三級醫療機構結成醫聯醫共合作體,建立對口支援關系,還廣泛邀請知名超聲專家、中醫團隊到社區坐診,并創建社區名醫工作室。
目前,該中心連續三年引進北大第一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知名專家團隊,以及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專家到社區坐診。他用實實際際的行動將一批批好大夫好專家帶到了百姓家門口,贏得了廣大居民的信任和好評。
在觀摩學習完后,他帶著記者來到了一座正在施工的大樓里。
張永勝目前在所東勝區交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前身是東勝區羊場壕鄉衛生院,基礎設施陳舊,設備老化,難以滿足患者日益多樣的就醫需求。在積極爭取和各方支持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進行升級改造。一所涵蓋全科診療、中醫康復、婦幼保健、慢性病管理、臨終關懷等多元化服務模塊的全市首家社區綜合醫院將在今年建成。“現在正進行工程收尾工作,將來,我們中心不僅能給患者檢查,還能做手術,功能可齊全了。”
“我要繼續加強學習,在守護群眾健康的同時,做一個‘全能’大夫,把更多名醫專家引入社區,把優質醫療資源帶到基層,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看上好大夫、享受上好醫療。”
——“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張永勝
(記者:劉越 侯志錦)
編輯:魯敏 審核:韓改琴 朱少立 劉冬
校對:魯敏
新聞熱線:0477—8139311
聲明:東勝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者,本平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