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60號決議,越南中央同意將省級行政區劃調整為34個單位,包括28個省和6個中央直轄市。其中11個省保持現狀,其余53個地方將合并為23個新的省級單位。調整后,越南34個省級行政區中將有21個沿海省份,另有2個不臨海但擁有海港的省份。
越南目前共有63個省級行政區,其中28個沿海地區海岸線總長3260公里。調整后,越南沿海省份比例將從目前的44%提升至62%(21/34省)。前建設部副部長、越南城市規劃發展協會主席陳玉正(Tr?n Ng?c Chính)向越南快訊表示,打造面向海洋的發展空間對越南至關重要。越南作為海洋島嶼國家,靠近深水區,海岸線與國際航線相連,在國內和國際貿易中具有優勢。同時,南海在經濟開發(油氣、水產養殖、度假旅游)方面價值巨大。
"合并后的省份將成為擁有更廣闊發展空間的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結構將朝著更協調、更積極的方向轉變。"陳玉正表示,這將為調整后的地區提供增長動力。Economica越南公司總經理黎維平(Lê Duy Bình)認為,平原與海洋地區或山區與海洋地區的聯動將創造"更強大的聯結能力"。基于自然連通性和區域聯動的省份合并,有助于減少內陸與沿海地區的利益沖突。
海防市(H?i Phòng)瀝縣港(L?ch Huy?n)集群,2025年1月
合并后,慶和省(Khánh Hòa)將擁有近500公里海岸線,成為越南海岸線最長的省份(原慶和省385公里,寧順省105公里),其海岸線長度將是排名第二、第三的金甌省和廣寧省的1.5-2倍。憑借延長的海岸線,這里將成為發展海洋旅游、水產開發和物流服務條件最理想的地區之一。
新胡志明市(合并平陽省和巴地頭頓省后)將進一步發揮"經濟火車頭"作用,其地區生產總值將接近河內的兩倍,占全國GDP的四分之一。目前該市唯一的沿海地區是僅擁有約17公里海岸線的芹耶縣。合并后海岸線將延長五倍。芹耶長期被納入該市"向海發展"戰略。陳玉正表示,與巴地頭頓省合并將使該市真正成為最具海洋經濟發展優勢的地區(油氣開發、旅游、深水港),而不僅僅是目前的"向海愿景"。
城市規劃專家、enCity國際咨詢公司總經理阮杜勇(Nguy?n ?? D?ng)認為,芹耶的海洋經濟發展與巴地頭頓省蓋梅-市威港現有優勢相結合,將使胡志明市成為區域級海洋經濟中心。他分析說,蓋梅-市威港是越南最大的海洋經濟中心,包括鉆井平臺制造廠、龍山石化廠、蓋梅-市威港和一系列工業園區。與芹耶未來建設的填海新城和海港相結合,這里將形成包含能源、航運、物流、工業、漁業、旅游、貿易和服務的海洋經濟生態系統。
專家指出,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區都是灣區:中國有包括深圳、珠海、廣東、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大灣區;日本有東京灣;美國有舊金山灣。"胡志明市完全可以打造西貢灣或胡志明市灣。"阮杜勇說。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大規模、配套海港系統的地區將能更好地發揮海洋經濟優勢。越南現有34個海港,按服務規模分類。其中2個為特別級港口(服務全國或跨區域經濟發展),11個一級港口,7個二級港口和14個三級港口。這些I-III級港口分別服務于全國、區域和地方層面的經濟社會發展。
調整后,所有21個沿海省份都將擁有海港。兩個不臨海但擁有海港的省份是同奈省(合并同奈省和平福省)和西寧省(合并西寧省和隆安省)。新胡志明市將成為全國海港系統最完善的地區。在2021-2030年規劃中,該市計劃在芹耶縣建設中轉港。通過合并方案,該市將擁有越南最大、世界排名第19位的巴地頭頓省蓋梅-市威深水港,可停靠20萬噸級船舶,也是越南南部唯一有直通歐美航線的海港。
合并后擁有海洋和海港的省份和城市
該市還將擁有多達89個海港碼頭,便于商品貿易和進出口。若加上巴地頭頓省現有的10個海上油氣碼頭,合并后的海港總數將達到99個,遠超目前全國最大的海防港系統(50個碼頭)。這樣,胡志明市的碼頭數量將占全國近三分之一(300多個),是現有數量的2.5倍。
在本周與南方革命老干部的會面中,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T? Lam)強調,行政區劃調整要最大限度利用海洋空間,激活山區-平原-海島聯動。這將支持各地區共同發展,為一些省份在未來成為中央直轄市、新加坡、上海、迪拜、倫敦、紐約級別的經濟中心創造新動力。
省份合并旨在為發展創造新動能、新潛力和新空間。總書記舉例說,新平陽省、同塔省、永隆省、芹苴省和后江省將同時擁有海洋和山區。西寧省將擁有通向大海的大型河口。高原地區嘉萊省、得樂省、林同省和平原地區同塔省、同奈省、永隆省將成為擁有海洋的省份。
陳玉正具體分析說,各地區各有優勢,合并后將形成互補、共同發展。例如,合并后的海防市和海陽省將在人口規模和面積上獲得優勢,而海陽省將受益于海防港(越南第二大綜合性國家海港,僅次于西貢港)。
2021年10月,芹蒢縣(C?n Gi?)清安島(Th?nh An)公社
西原(Tay Nguyên)地區是一個特殊區域,包括昆嵩、夷靈、邦美蜀等綿延的高原。許多西原省份原本是內陸山區,合并后將擁有海洋,如得樂省(合并富安省和得樂省)、林同省(合并林同省、得農省和平順省)、嘉萊省(合并嘉萊省和平定省)等。
昆嵩省與廣義省合并將受益于容橘深水港的優勢,而廣義省則獲得高原資源和毗鄰老撾、柬埔寨邊境的戰略位置。同樣,平定省擁有歸仁港(越南中南部和西原地區重要的貿易門戶),而嘉萊省面積廣闊,在橡膠、咖啡和水電方面潛力巨大。這種結合將為兩地帶來良好效應,就像得樂省和林同省合并后一樣。
與此同時,具有海洋優勢的地區合并后將形成更大的發展規模優勢。典型例子包括峴港市和廣南省、薄遼省和金甌省、慶和省和寧順省等。然而,陳玉正指出,越南目前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許多地區之間的交通連接仍然較差。因此,在合并方案正式通過后,管理者需要重新研究國家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以加強地區內部和地區間的互聯互通。
"交通互聯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他說,并補充道包括公路和水路在內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將有助于充分發揮面向海洋的發展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