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終于簽署,而另外一個資源大國也有意效仿。
據新華社報道,剛果(金)外交部4月25日發表聲明說,剛果(金)和盧旺達當天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原則宣言,以推動實現剛果(金)東部和非洲大湖區和平。
特朗普政府非洲事務高級顧問布洛斯(Massad Boulos)5月1日還透露,美國正推動剛果(金)和盧旺達在兩個月內簽署和平協議,與此同時,美國還將與剛果(金)達成雙邊礦產合作協議。
此前,剛果(金)政府主動向美國提出希望進行礦產合作,以換取美國對剛果(金)政府的安全支持。剛果(金)擁有世界上約70%的鈷儲量,還有大量的銅礦和鋰礦處于未開發的原始狀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地區合作室主任祝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剛果(金)雖然自然資源豐富,但有很多資源在實際上難以開采或不由中央政府控制,如今打“資源牌”,引外部力量介入,希望以此打開僵局。不過,開發這些礦產的客觀障礙依然存在,依然具有較高的政治和經濟風險。
反政府武裝“M23運動”武裝人員在剛果(金)東部南基伍省布卡武市巡邏 新華社發(加南攝)
礦產協議
據新華社報道,近期,剛果(金)東部地區緊張局勢急劇升級,反政府武裝“M23運動”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等地不斷發起攻勢。沖突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
在內戰激烈的2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在信中提議,如果美國能夠幫助剛果(金)擊敗反政府武裝“M23運動”,他愿意為美國提供關鍵的礦產資源。他寫道:“我們的合作關系將通過從剛果(金)獲得鈷、鋰和鉭等關鍵礦物,為美國提供戰略優勢。”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左二)稱愿意為美國提供關鍵的礦產資源
美國對于剛果(金)的提議顯然很感興趣。剛果(金)外長瓦格納(Therese Kayikwamba Wagner)在3月19日透露,剛果(金)與美國就礦產開發與安全合作協議已展開初步磋商。布洛斯也與美國國務院非洲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桑德斯(Corina Sanders)在4月2日一同訪問了剛果(金)。
剛果(金)被譽為“非洲資源寶庫”,是非洲國土面積第二,人口數量第四的大國,礦產、森林、水資源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它擁有世界上約70%的鈷儲量,大量的銅和鈳鉭鐵礦石儲量,以及大量從未開發過的鋰礦,這些資源對于未來先進制造業至關重要。
不過,剛果(金)也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醫療條件落后,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剛果(金)的礦產開發,讓國民“守著金山”卻飽受貧窮之苦。
剛果內戰
據新華社報道,剛果(金)指責盧旺達支持“M23運動”。今年1月,剛果(金)外交部宣布召回該國駐盧旺達外交官,并要求盧旺達在48小時內停止在剛果(金)的外交和領事活動。
實際上,對于資源的爭奪也是剛果(金)東部沖突長期化的重要因素。沖突地帶的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尤其以金礦、錫礦、鈳鉭鐵礦等資源聞名,這些資源在全球電子、航空航天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剛果(金)士兵在戈馬城外部署
長期以來,剛果(金)東部地區的武裝組織控制著礦區,通過開采和走私礦產謀利。聯合國202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M23運動”控制了剛果(金)東部最大的鈳鉭鐵礦所在地魯巴尤,據估計該組織每個月至少從中獲得30萬美元的收入。
如今剛果(金)與盧旺達簽署原則宣言,給剛果(金)國內帶來了希望與疑慮。據央視新聞報道,北基伍省首府戈馬的分析人士克里斯托弗·穆伊薩認為,美國才是宣言的主要受益者。他呼吁剛果(金)政府不要用礦產換安全。
而美國介入剛果(金)內戰的調停,盯上了礦藏是一大重要因素。據新華社報道,此前美國媒體曝光一份美國國務院改組草案,美國政府將大規模收縮在非洲活動,關閉大批駐非洲使領館,僅保留少數事務,包括獲取非洲的“關鍵自然資源”。
雖然這一草案最終沒有獲得執行,但這一動向仍折射出美國對非洲政策的深層邏輯,即資源利益始終是其戰略考量的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