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是高血糖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不論睡得或吃得多好,也不論是否經常鍛煉,許多糖尿病患者總是感到疲勞。
印度齋普爾示范醫院的精神病學家發表在《工業精神病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有多達68%的糖尿病患者會感到疲勞[1]。
然而,疲勞并不僅僅發生糖尿病患者身上。如果血糖水平突然升高,正常人或糖尿病前期患者也會發生這種情況。
血糖高,為啥會導致疲勞?
因為當血糖水平激增時,人體就會超速運轉,試圖制造足夠的胰島素來平衡血糖。如果胰島素的數量不足或身體無法對胰島素做出反應,身體就會開始從脂肪中提取能量。
而能量來自于一種名為三磷酸腺苷(APT)的分子的分裂。當ATP排出3個磷酸基團中的1個來提供能量時,它就會變成另一種分子——二磷酸腺苷(ADP)。如果沒有能量來源,ATP就無法恢復它所放棄的磷酸鹽,從而導致疲勞。
此外,糖尿病患者經常服用的一些藥物[2],也有可能導致疲勞。
如何預防糖尿病引起的疲勞?
1
食用均衡的飲食
通過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宏量營養素,可以避免血糖水平升高。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生物化學家發表在《營養素》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宏量營養素的質量和數量在身體分解食物和胰島素對食物的反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是那些消化速度緩慢的食物,如藜麥、豆類、堅果、瘦肉蛋白和乳制品。通過食用這類食物,血糖上升得更慢、更穩定。
2
經常鍛煉
持續鍛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運動科學家發表在《生理學前沿》上的研究結果顯示,鍛煉的類型并不重要,高強度和中等強度的鍛煉都能對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血糖水平起到調節作用[4]。
3
用復雜碳水代替精制(簡單)碳水
食用精制(簡單)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白米飯、甜點、炸薯片和早餐谷物,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因為它們很快就被消化了。
另一方面,復雜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較慢。復雜碳水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燕麥、豆類、糙米飯、藜麥和全麥面包。
糖尿病患者通過選擇適量的復雜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就可以避免血糖水平激增。
4
遵醫囑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
患者確保身體獲得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特別是鎂和鉻。
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的營養學家發表在《亞太地區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顯示,結合服用含有鎂和鉻的營養補充劑,比服用單一的營養補充劑,能更好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峰值[5]。
此外,糖尿病患者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D,也有助于減輕疲勞感。
5
放松
壓力在血糖水平升高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練習減輕壓力的技術,如冥想、瑜伽、深呼吸或寫日記,有助于降低壓力水平,進而防止血糖水平激增。
6
多睡覺
患者每晚保證7~8個小時高質量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能減輕疲勞感。
疲勞到什么程度需要去看醫生?
雖然糖尿病患者有時感覺疲勞是正常的,但如果疲勞癥狀持續超過兩周,就需要看醫生了。
除了疲勞之外,如果患者還出現以下癥狀,如:口渴感增加、尿頻、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饑餓感增加、視力模糊、手腳麻木或刺痛、皮膚非常干燥和傷口愈合緩慢,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為作者點點“”和“”吧!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原創的動力!
作者:趙鵬程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Jain A, Sharma R, Choudhary PK, et al. Study of fatigue, depress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industrial workers. Ind Psychiatry J. 2015 Jul-Dec;24(2):179-84. doi: 10.4103/0972-6748.181731
[2]Kalra S, Sahay R. Diabetes Fatigue Syndrome. Diabetes Ther. 2018 Aug;9(4):1421-1429. doi:10.1007/s13300-018-0453-x
[3]Shafaeizadeh S, Muhardi L, Henry CJ, et al. Macro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Food Form Affect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in Humans. Nutrients. 2018 Feb 8;10(2):188. doi:10.3390/nu10020188
[4]Parker L, Shaw CS, Banting L, et al. Acute 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 and Continuous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Elicit a Similar Improvement in 24-h Glycemic Control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Front Physiol. 2017 Jan 9;7:661. doi:10.3389/fphys.2016.00661
[5]Dou M, Ma Y, Ma AG, et al. Combined chromium and magnesium decreases insulin resistance more effectively than either alone.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6 Dec;25(4):747-753. doi:10.6133/apjcn.092015.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